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须发皆白,头戴遮尘暖帽,身穿直缝宽衫,腰系皂丝绦,足穿熟皮靴。王进见了便拜。太公连忙道:“客人休拜,且请起来。你们是行路的人,辛苦风霜,且坐一坐。”王进母子两个叙礼罢,都坐定。太公问道:“你们是那里来?如何昏晚到此?”王进答道:“小人姓张,原是京师人,今来消折了本钱,无可营用,要去延安府投奔亲眷。不想今日路上贪行了些程途,错过了宿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来日早行。房金依例拜纳。”太公道:“不妨。如今世上人,那个顶着房屋走哩。你母子二位,敢未打火?”叫庄客安排饭来。没多时,就厅上放开条桌子。庄客托出一桶盘,四样菜蔬,一盘牛肉,铺放桌子上。先荡酒来筛下。太公道:“村落中无甚相待,休得见怪。”王进起身谢道:“小人子母无故相扰,得蒙厚意,此恩难报。”太公道:“休这般说,且请吃酒。”一面劝了五七杯酒,搬出饭来,二人吃了,收拾碗碟。太公起身,引王进子母到客房中安歇。王进告道:“小人母亲骑的头口,相烦寄养,草料望乞应付,一发拜还。”太公道:“这个亦不妨。我家也有头口骡马,教庄客牵去后槽,一发喂养,草料亦不用忧心。”王进谢了,挑那担儿到客房里来。庄客点上灯火,一面提汤来洗了脚。太公自回里面去了。王进子母二人谢了庄客,掩上房门,收拾歇息。

诗句:

水浒传 · 第二回 ·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译文:

《水浒传》中,第二回的标题是“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这里描述了王进(王教头)私自前往延安府寻找亲人的故事,同时也描写了九纹龙在史家村的一场大闹。

注释:

  • 太公:指王进的岳父,史进的父亲史弘肇。
  • 六旬之上:六十岁以上。
  • 遮尘暖帽:一种可以遮挡尘土的帽子。
  • 直缝宽衫:指紧身的衣服。
  • 皂丝绦:黑色的丝带。
  • 熟皮靴:皮革制的鞋。
  • 京师人:原指居住在京城的人,这里特指王进的出身地。
  • 今来消折了本钱:现在损失了很多钱财。
  • 延安府: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北部,当时是宋辽边境的一个军事重镇。
  • 亲眷:亲人或亲属。
  • 房金:住宿费用。
  • 村落中的无甚相待,休得见怪:村里人不会过分招待你,不要介意。
  • 荡酒:斟酒。
  • 厢厅:旧时建筑中,供客人休息、接待来宾的地方。
  • 五七杯酒:五到七杯酒。
  • 后槽:牲口的马棚,通常用来饲养牲畜。

赏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王进一家在旅途中的遭遇,以及他在史家村所遭遇的困境和挑战。诗中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变化。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环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