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问酒保借笔砚,讨了一幅纸,一头哭着,一面写书,再三叮咛在上面。写了,封皮不粘,交与燕顺收了。讨石勇的八搭麻鞋穿上,取了些银两藏放在身边,跨了一口腰刀,就拿了石勇的短棒,酒食都不肯沾唇,便出门要走。燕顺道:“哥哥也等秦总管、花知寨都来相见一面了,去也未迟。”宋江道:“我不等了。我的书去,并无阻滞。石家贤弟自说备细缘故,可为我上复众兄弟们,可怜见宋江奔丧之急,休怪则个。”宋江恨不得一步跨到家中,飞也似独自一个去了。

且说燕顺同石勇,只就那店里吃了些酒食点心,还了酒钱。却教石勇骑了宋江的马,带了从人,只离酒店三五里路,寻个大客店,歇了等候。次日辰牌时分,全伙都到。燕顺、石勇接着,备细说宋江哥哥奔丧去了。众人都埋怨燕顺道:“你如何不留他一留?”石勇分说道:“他闻得父亲殁了,恨不得自也寻死,如何肯停脚,巴不得飞到家里。写了一封备细书札在此,教我们只顾去,他那里看了书,并无阻滞。”花荣与秦明看了书,与众人商议道:“事在途中,进退两难,回又不得,散了又不成,只顾且去。还把书来封了,都到山上看,那里不容,却别作道理。”九个好汉并作一伙,带了三五百人马,渐近梁山泊来,寻大路上山。一行人马正在芦苇中过,只见水面上锣鼓振响。众人看时,漫山遍野,都是杂彩旗幡。水泊中棹出两只快船来。当先一只船上,摆着三五十个小喽啰,船头上中间坐着一个头领,乃是豹子头林冲。背后那只哨船上,也是三五十个小喽啰,船头上也坐着一个头领,乃是赤发鬼刘唐。前面林冲在船上喝问道:“汝等是甚么人?那里的官军?敢来收捕我们!教你人人皆死,个个不留,你也须知俺梁山泊的大名!”花荣、秦明等都下马立在岸边,答应道:“我等众人非是官军。有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哥哥书札在此,特来相投大寨入伙。”林冲听了道:“既有宋公明兄长的书札,且请过前面,到朱贵酒店里,先请书来看了,却来相请厮会。”船上把青旗只一招,芦苇里棹出一只小船,上有三个渔人,一个看船,两个上岸来说道:“你们众位将军都跟我来。”水面上见两只哨船,一只船上把白旗招动,铜锣响处,两只哨船一齐去了。一行众人看了,都惊呆了,说道:“端的此处,官军谁敢侵傍!我等山寨如何及得!”

诗句:

  • 宋江问酒保借笔砚,讨了一幅纸,一头哭着,一面写书,再三叮咛在上面。写了,封皮不粘,交与燕顺收了。
  • 讨石勇的八搭麻鞋穿上,取了些银两藏放在身边,跨了一口腰刀,就拿了石勇的短棒,酒食都不肯沾唇,便出门要走。
  • 燕顺道:“哥哥也等秦总管、花知寨都来相见一面了,去也未迟。”宋江道:“我不等了。我的书去,并无阻滞。石家贤弟自说备细缘故,可为我上复众兄弟们,可怜见宋江奔丧之急,休怪则个。”

译文:
宋江向酒保借用笔和纸,要了一张纸开始哭泣并写信。在信中反复叮嘱后,他把纸张封好,交给燕顺保管。他穿着石勇给的八搭麻鞋,拿着石勇给他的银两,腰间挂着一把刀,对食物一点兴趣都没有,就离开了店门。燕顺劝他再等等,但宋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走了。

次日,当所有同伴陆续到来时,宋江已先一步出发,独自骑马飞奔。燕顺和石勇在店里稍作停留,告诉同伴宋江奔丧的事情。众人责怪燕顺没有挽留他。石勇解释了原因,他说宋江听说父亲去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不愿停留,急于回家。宋江还留下了一封详细的书信,让他们不必等待,自行前往梁山泊。

于是,九位好汉带着三五百人马逐渐靠近梁山泊。在途中,他们遇到了林冲带领的官军。林冲询问这群人的身份和官军的来意,得知他们是前来捕捉宋公明的义军。面对这种情况,宋江的书信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得以顺利通过。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宋江在得知父亲去世后急于奔丧,以及他在旅途中与其他好汉们遭遇官军的惊险经历。诗中通过对宋江急切的情绪和官军的威胁描绘了一幅紧张而动荡的场景。同时,宋江的书信为他的旅程提供了安全保障,使得一行人能够顺利通过官军的追捕。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宋江的忠诚和勇敢,也反映了梁山好汉们的智慧和团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