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曰:

上临之以天鉴,下察之以地祇。

明有王法相继,暗有鬼神相随。

忠直可存于心,喜怒戒之在气。

为不节而亡家,因不廉而失位。

劝君自警平生,可叹可惊可畏。

话说当时宋太公掇个梯子上墙头来看时,只见火把丛中约有一百余人。当头两个便是郓城县新添的都头。却是弟兄两个:一个叫做赵能,一个叫做赵得。两个便叫道:“宋太公!你若是晓事的,便把儿子宋江献出来,我们自将就他;若是隐藏不发教他出官时,和你这老子一发捉了去!”宋太公道:“宋江几时回来?”赵能道:“你便休胡说!有人在村口见他从张社长家店里吃了酒归来。亦有人跟到这里。你如何说得过!”宋江在梯子边说道:“父亲,你和他论甚口!孩儿便挺身出了官,县里府上都有相识,明日便吃官司也不妨。已经赦宥的事了,必当减罪。求告这厮们做甚么!赵家那厮是个刁徒,如今暴得做个都头,知道甚么义理!他又和孩儿没人情,空自求他。不如出官,免得受这厮腌臜气。”宋太公哭道:“是我苦了孩儿!”宋江道:“父亲休烦恼。官司见了,倒是有幸。明日孩儿躲在江湖上,撞了一班儿杀人放火的弟兄们,打在网里,如何能勾见父亲面。便断配在他州外府,也须有程限。日后归来务农时,也得早晚伏侍父亲终身。”宋太公道:“既是孩儿恁地说时,我自来上下使用,买个好去处。”

诗句

水浒传 · 第三十六回 ·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译文

《水浒传》第三十六回:梁山泊的吴用推荐戴宗,并在揭阳岭与宋江相遇。
箴曰:
上临之以天鉴,下察之以地祇。
明有王法相继,暗有鬼神相随。
忠直可存于心,喜怒戒之在气。
为不节而亡家,因不廉而失位。
劝君自警平生,可叹可惊可畏。

注释

  1. “水浒传”: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描述了宋江等108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2. “吴用举戴宗”:指吴用(字学究)推荐戴宗加入梁山泊,成为重要的军事智囊和谋士。
  3. “揭阳岭”:地名,位于今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是宋江和李俊相遇之地。
  4. “箴曰”:“箴”,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规劝或警示人们。这里引用了《尚书》中的话,用来告诫人应遵循道德规范。
  5. “天鉴”:上天的明察,比喻高官厚禄的清正廉洁。
  6. “地祇”:地上的神祗,指人间的法则和秩序。
  7. “王法相继”:强调法律制度的连续性和公正性。
  8. “鬼神相随”:暗示即使在暗中,也有神灵保佑,强调正义和邪恶的斗争。
  9. “忠直可存于心”:忠诚正直是内心的原则,不应忘记。
  10. “喜怒戒之在气”:控制喜怒情绪,以免影响身体和行为。
  11. “为不节而亡家”:指因不遵守社会规范而失去家庭的稳定。
  12. “因不廉而失位”:因为贪污腐败而失去职位。
  13. “劝君自警平生”:劝诫他人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保持正直。
  14. “可叹可惊可畏”:表达了一种对事态发展的担忧和恐惧之情。

赏析

此诗反映了《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宋江和李俊在揭阳岭相遇,宋江在梯子边劝说父亲宋太公不要屈服于恶势力,而选择出官,以免受辱。诗中提到“箴曰”,意在提醒人们应遵循道德规范,同时强调在黑暗中也应有正义的力量存在。诗中的言辞表达了对忠诚、正直以及面对不义时应有的勇气和智慧的思考。此外,诗中还透露了一种对权势、财富的追求可能导致道德沦丧的忧虑,以及对普通人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状态的关注。整首诗既展现了人物性格和命运的转折,又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