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事时智巧心灵,落笔处神号鬼哭。

心平恕毫发无私,称裴宣铁面孔目。

当下裴宣出寨来,降阶迎接,邀请二位义士到聚义厅上。俱各讲礼罢,谦让戴宗正面坐了,次是裴宣、杨林、邓飞、孟康,五筹好汉,宾主相待,坐定筵宴。当日大吹大擂饮酒,一团和气。看官听说:这也都是地煞星之数,时节到来,天幸自然义聚相逢。

众人吃酒中间,戴宗在筵上说起晁、宋二头领招贤纳士,结识天下四方豪杰,待人接物一团和气,仗义疏财,许多好处;众头领同心协力;八百里梁山泊如此雄壮,中间宛子城、蓼儿洼,四下里都是茫茫烟水;更有许多军马,何愁官兵到来。只管把言语说他三个。裴宣回道:“小弟寨中,也有三百来人马,财赋亦有十余辆车子,粮食草料不算。倘若仁兄不弃微贱时,引荐于大寨入伙,愿听号令效力。未知尊意若何?”戴宗大喜道:“晁、宋二公待人接纳,并无异心。更得诸公相助,如锦上添花。若果有此心,可便收拾下行李,待小可和杨林去蓟州见了公孙胜先生回来,那时一同扮做官军,星夜前往。”众人大喜。

译文

水浒传第四十四回中,锦豹子小径逢戴宗、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在询问事情时表现出智慧和机巧;笔力之下则神妙至极、令人恐惧。
他心平气和,不偏不倚,毫无私心,被称赞为裴宣铁面孔目。
此时裴宣走出寨门迎接,邀请这两位义士到聚义厅上。两人互相行礼后,谦虚地让戴宗坐于首位,然后是裴宣、杨林、邓飞、孟康等五位豪杰,宾主相待,共进筵宴。当日大吹大擂饮酒,气氛和谐。
听故事的人了解到:这也是地煞星之数,时机一到,天意自然使义气之人相逢。
众人饮酒间,戴宗在筵席上谈论晁盖、宋江两位头领招贤纳士,结交天下英雄的故事。他们待人接物温和有礼,仗义疏财,有许多好处;众头领齐心协力;八百里的梁山泊如此雄壮,中间的宛子城、蓼儿洼四下都是茫茫烟水;更有众多军马,何愁官兵来到时会有何作为。他们继续谈论晁盖和宋江三位英雄。裴宣回应说:“小弟的寨中也有三百来人马,财物车辆不计其数。如果仁兄不嫌弃我微贱的身份,引荐到我的大寨入伙,愿意听从号令效力。不知尊意如何?”戴宗大喜道:“晁盖、宋江二公待人接纳,并无异心。更得诸公相助,如同锦上添花。如果真有此意,可收拾行李,待我与杨林先去蓟州见了公孙胜先生回来,那时一同扮成官军,星夜前往。”众人大喜。

注释

  • 问事时: 指询问事情的时候。
  • 落笔处神号鬼哭: 形容写诗文时文采飞扬,气势磅礴,使人读后感到如鬼神哭泣般震撼。
  • 心平恕毫发无私: 形容心态平和,处理事情公正无私。
  • 裴宣铁面孔目: 形容裴宣非常严肃,就像铁铸的面孔一样不可动摇。
  • 当下: 当时,立刻。
  • 大吹大擂: 形容大声喧哗,宣扬炫耀。
  • 宛子城、蓼儿洼: 地名,具体位置未给出。
  • 四下: 四周,周围。
  • 何愁官兵到来时会有何作为: 表示对官兵到来时的担忧已经解除,因为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 引荐: 推荐并介绍某人加入某个团体或群体。

赏析

这是《水浒传》第四十四回中的一段描述,描述了宋江和晁盖两位头领如何招募和接待来自不同地方的英雄人物。文中通过对话展示了两位头领的热情好客和他们对待人才的态度,以及他们对未来的规划和期待。这段描述不仅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反映了人们对正义和友情的追求。同时,通过具体的行动和语言表达,也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