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关胜回到寨中,下马卸甲,心中暗忖道:“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宋江倒收了军马,不知主何意?”却教小军推出陷车中张横、阮小七过来,问道:“宋江是个郓城小吏,你这厮们如何伏他?”阮小七应道:“俺哥哥山东、河北驰名,都称做及时雨呼保义宋公明。你这厮不知礼义之人,如何省的!”关胜低头不语,且教推过陷车。当晚寨中纳闷,坐卧不安,走出中军,立观月色满天,霜华遍地,嗟叹不已。有伏路小校前来报说:“有个胡须将军,匹马单鞭,要见元帅。”关胜道:“你不问他是谁?”小校道:“他又没衣甲军器,并不肯说姓名,只言要见元帅。”关胜道:“既是如此,与我唤来。”没多时,来到帐中,拜见关胜。关胜看了,有些面熟,灯光之下略也认得,便问是谁。那人道:“乞退左右。”关胜道:“不妨。”那人道:“小将呼延灼的便是。先前曾与朝廷统领连环马军,征进梁山泊,谁想中贼奸计,失陷了军机,不能还乡。听得将军到来,不胜之喜。早间宋江在阵上,林冲、秦明待捉将军,宋江火急收军,诚恐伤犯足下。此人素有归顺之意,无奈众贼不从,暗与呼延灼商议,正要驱使众人归顺。将军若是听从,明日夜间,轻弓短箭,骑着快马,从小路直入贼寨,生擒林冲等寇,解赴京师,共立功勋。”关胜听罢大喜,请入帐,置酒相待。备说宋江专以忠义为主,不幸从贼无辜。二人递相剖露衷情,并无疑心。次日,宋江举众搦战。关胜与呼延灼商议:“今日可先赢首将,晚间可行此计。”有诗为证:
诗句:
水浒传 · 第六十四回 · 呼延灼夜月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且说关胜回到寨中,下马卸甲,心中暗忖道:“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宋江倒收了军马,不知主何意?”
译文:
《水浒传》第64回,讲述的是呼延灼在夜晚利用计谋赢得了关胜。关胜回到寨中,卸下战甲,心里想:“虽然我和他们激战,但最终还是输了。宋江却收起了军队,这是什么意思?”
诗句:
且说关胜回到寨中,下马卸甲,心中暗忖道:“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宋江倒收了军马,不知主何意?”
注释:
“且说”是引出下文的过渡性词汇,表示接下来将要描述的事情。
“关胜回到寨中”表明关胜返回自己的营地。
“下马卸甲”是指卸下战马和盔甲,这是战斗后的一种常规动作。
“心中暗忖道”表示关胜在心里默默地思考。
“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描述了关胜对战中的失败感和对胜利者的期待。
“宋江倒收了军马,不知主何意?”表达了关胜对宋江行为的不解和疑惑。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关胜在战败后的心理状态,他既感到沮丧又好奇于宋江的行为,反映出他对宋江的信任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诗句:
却教小军推出陷车中张横、阮小七过来,问道:“宋江是个郓城小吏,你这厮们如何伏他?”
译文:
然后他让手下的小兵推出陷车中的张横和阮小七来,问道:“宋江只是个郓城的一个小官员,你们这些人怎么能制服他?”
诗句:
阮小七应道:“俺哥哥山东、河北驰名,都称做及时雨呼保义宋公明。你这厮不知礼义之人,如何省的!”
译文:
阮小七回答说:“我们哥几个兄弟都是山东、河北有名的人,大家都称呼你为‘及时雨’和‘呼保义’宋公明。你这个不懂礼节的人,怎能懂得这些?!”
诗句:
关胜低头不语,且教推过陷车。当晚寨中纳闷,坐卧不安,走出中军,立观月色满天,霜华遍地,嗟叹不已。
译文:
关胜沉默不语,任由士兵将他推出陷车。当晚营寨里充满了困惑和不安,他走出军营,看着满天的月光和遍地的霜花,感叹不已。
译文:
有一名小校前来报告说:“有个胡须将军,匹马单鞭,要见元帅。”关胜问道:“你是谁?”小校回答:“他又没衣甲军器,并不肯说姓名,只言要见元帅。”关胜说:“既然你来了,就带他进来。”不多时,那人来到帐中,拜见关胜。关胜看到对方有些面熟,便问是谁。那人说:“请退左右。”关胜说:“没关系。”那人说:“小将呼延灼的就是。先前曾经与朝廷统领连环马军,征进梁山泊,谁想中了贼人的诡计,失陷了军机,不能还乡。听到将军到来,我非常高兴。早上宋江在阵上,林冲、秦明等想要捉拿将军,宋江急忙收回军队,唯恐伤害到你。此人以前一直想要归顺朝廷,但众人不听从他的建议,他暗中和呼延灼商量,打算派众人归顺朝廷。如果你能听从他的话,明天晚上我们可以轻弓短箭,骑着快马从小路直接进入敌人的营地,生擒林冲等敌寇,解送至京城,共立功勋。”关胜听后非常欢喜,请他进来饮酒庆祝。关胜详细地说出了自己因被俘而感到不幸的情况。两人互相倾诉心声,没有产生怀疑。第二天,宋江率领众人挑战。关胜和呼延灼商议:“今天先赢首将,晚上就可以实施这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