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平昔性刚强,相伴燕青上庙堂。
只恐途中闲惹事,故令推病卧枯床。
没多时候,只听得店门外热闹。二三十条大汉走入店里来,问小二哥道:“劈牌定对的好汉在那房里安歇?”店小二道:“我这里没有。”那伙人道:“都说在你店中。”小二哥道:“只有两眼房,空着一眼,一眼是个山东货郎扶着一个病汉赁了。”那一伙人道:“正是那个货郎儿劈牌定对。”店小二道:“休道别人取笑!那货郎儿是一个小小后生,做得甚用!”那伙人齐道:“你只引我们去张一张。”店小二指道:“那角落头房里便是。”众人来看时,见紧闭着房门;都去窗子眼里张时,见里面床上,两个人脚厮抵睡着。众人寻思不下,数内有一个道:“既是敢来劈牌,要做天下对手,不是小可的人。怕人算他,以定是假装做害病的。”众人道:“正是了。都不要猜,临期便见。”不到黄昏前后,店里何止三二十伙人来打听,分说得店小二口唇也破了。当晚搬饭与二人吃,只见李逵从被窝里钻出头来,小二哥见了吃一惊,叫声:“阿也!这个是争跤的爷爷了!”燕青道:“争跤的不是他,他自病患在身。我便是径来争跤的。”小二哥道:“你休要瞒我,我看任原吞得你在肚里。”燕青道:“你休笑我,我自有法度教你们大笑一场,回来多把利物赏你。”小二哥看他两个吃了晚饭,收了碗碟,自去厨头洗刮,心中只是不信。
这首诗出自《水浒传》第七十四回,名为“燕青智扑擎天柱李逵寿张乔坐衙”。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
- “水浒传 · 第七十四回 ·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 这句话说明了这是《水浒传》中的一部分,讲述了主人公燕青和李逵的故事。
- “李逵平昔性刚强,相伴燕青上庙堂。” - 李逵是一个性格刚强的人,经常与燕青一起前往寺庙。
- “只恐途中闲惹事,故令推病卧枯床。” - 由于担心路上可能遇到麻烦,李逵假装生病,躺在一个空床上。
- “没多时候,只听得店门外热闹。” - 过了一会儿,店里传来了外面的喧嚣声。
- “二三十条大汉走入店里来,问小二哥道:“劈牌定对的好汉在那房里安歇?”店小二道:“我这里没有。”那伙人道:“都说在你店中。”** - 二三十个大汉进入了店里,询问小二哥是否有某个特定的房间是打擂的地方。小二哥否认了他所知的房间,而他们则认为那里住着一位好汉。
- “小二哥道:“只有两眼房,空着一眼,一眼是个山东货郎扶着一个病汉赁了。”那一伙人道:“正是那个货郎儿劈牌定对。”** - 小二哥指出有两间房,其中一间是空的,另一间有一个病汉和一个山东的货郎。这引起了怀疑,因为有人说那个货郎就是打擂的人。
- “店小二指道:“那角落头房里便是。”众人来看时,见紧闭着房门;都去窗子眼里张时,见里面床上,两个人脚厮抵睡着。” - 小二哥带他们到了那间房,发现门紧闭。当人们从窗户观察时,看到两个躺在床上的人在互相摩擦脚。
- “众人寻思不下,数内有一个道:“既是敢来劈牌,要做天下对手,不是小可的人。怕人算他,以定是假装做害病的。”众人道:“正是了。都不要猜,临期便见。”不到黄昏前后,店里何止三二十伙人来打听,分说得店小二口唇也破了。** - 经过讨论后,大家一致同意,李逵一定是来参加打擂的人。
- “当晚搬饭与二人吃,只见李逵从被窝里钻出头来,小二哥见了吃一惊,叫声:“阿也!这个是争跤的爷爷了!” - 晚上,他们为李逵和燕青准备饭菜,李逵从被窝里出来,让小二哥大吃一惊。
翻译:
水浒传 · 第七十四回 ·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李逵平时性情刚强,常常和燕青一同进入寺庙。但他担心在路上会招惹麻烦,所以假装生病躺在一个空房间里。不久,店里来了二三十个大汉,询问店小二是否住着某个打擂的好汉。店小二告诉他们,只有一个空房间,但里面躺着一个生病的山东货郎。这让怀疑的大汉们相信,那个货郎就是他们要找的好汉。店小二带领他们到了一个关闭的房间。当人们通过窗户窥视时,发现两人在床上相互摩擦脚。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得出结论,李逵确实是来参加打擂的。那天晚上,他们为李逵和燕青准备了晚餐。李逵从被窝里爬了出来,让店小二感到震惊。
赏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李逵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他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同时,他也是一个善于利用环境来保护自己的人。这首诗通过对事件的详细描述,展现了李逵的形象和特点,使读者对他有了更深的印象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