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宋江等已有细作人探知多日了。宋江与吴用已自铁桶般商量下计策,只等大军到来。告示诸将,各要遵依,毋得差错。
再说童枢密调拨军兵,点差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为正先锋,郑州都监陈翥为副先锋,陈州都监吴秉彝为正合后,许州都监李明为副合后,唐州都监韩天麟、邓州都监王义二人为左哨,洳州都监马万里、嵩州都监周信二人为右哨,龙虎二将酆美、毕胜为中军羽翼。童贯为元帅,统领大军,全身披挂,亲自监督。战鼓三通,诸军尽起。行不过十里之外,尘土起处,早有敌军哨路,来的渐近。鸾铃响处,约有三十余骑哨马,都戴青包巾,各穿绿战袄,马上尽系着红缨,每边拴挂数十个铜铃,后插一把雉尾,都是钏银细杆长枪,轻弓短箭。为头的战将是谁?怎生打扮?但见:
诗句:
且说宋江等已有细作人探知多日了。
译文:再说,宋江和他的谋士吴用已经像铁桶一样商量好了计谋,就等着大军的到来了。他们向将领们发出告示,要求每个人都要遵守命令,不要出错。
注释:宋江,《水浒传》中的主人公之一,是梁山好汉的主要领袖;细作,即间谍,指暗中派人打探消息的情报人员;宋江等,指宋江和他的谋士吴用等人;细作人,指暗中派人打探消息的人员;探知多日了,表示已经秘密侦查了很久。
诗句:宋江与吴用已自铁桶般商量下计策,只等大军到来。
译文:宋江和吴用就像坚固的铁桶一样,已经商讨出了对策,只等待大军的到来。
注释:自,从、自始至终、一直;铁桶,喻意坚固、不可摧毁;商量,商议、讨论;计策,谋略、计划;宋江与吴用,指宋江和他的谋士吴用;宋江与吴用已自铁桶般商量下计策,指宋江和他的谋士吴用已经商议出了策略。
诗句:告示诸将,各要遵依,毋得差错。
译文:对将领们发出通告,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命令,不能有误。
注释:告示,向人发布通告或通知;诸将,指所有将领;各要遵依,意思是每个人都要遵从命令;毋得差错,指不允许有任何失误。
诗句:再说童枢密调拨军兵,点差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为正先锋,郑州都监陈翥为副先锋,陈州都监吴秉彝为正合后,许州都监李明为副合后,唐州都监韩天麟、邓州都监王义二人为左哨,洳州都监马万里、嵩州都监周信二人为右哨,龙虎二将酆美、毕胜为中军羽翼。
译文:再次说明,童枢密调动军队进行部署,任命段鹏举为正先锋,陈翥为副先锋,吴秉彝为正合后,李明为副合后,韩天麟、王义为左哨,马万里、周信为右哨,龙虎二将酆美、毕胜为中军羽翼。
注释:再说,再次提及;童枢密,指的是童贯,当时是北宋末年的权臣,曾担任枢密使;军兵,指军队;调拨,指调动;兵马都监,古代官名,管理军马事务;都监,古代官名,负责军事监督;商丘州都监,这里指的是宋公明,即宋江;段鹏举,名字不详,可能是某个州府的官员,被童贯点差为正先锋;陈翥,名字不详,也可能是某个州府的官员,被童贯点差为副先锋;吴秉彝,名字不详,应该是某个州府的官员,担任正合后;许州都监李明,名字不详,可能也是某个州府的官员,担任副合后;唐州都监韩天麟和邓州都监王义,都是官职名称,具体职位不详;左哨,左边的哨位,泛指前方哨卫;右哨,右边的哨位,泛指敌方哨卫;龙虎二将,指的是酆美和毕胜,两人在军中担任特殊职务;中军羽翼,指的是中军大营中的重要人物或者部队,用来作为中军的保护力量。
赏析: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宋江等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正在等待大军的到来。同时提到了童贯作为元帅,统领整个军队。此外,还详细描述了各个将领的职务和职责,展现了当时军队的组织结构和指挥体系。整首诗语言简练,层次分明,通过对各个角色的描述和行动的描述,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战争前夕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