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山顶上闪出那把杏黄旗来,上面绣着“替天行道”四字。童贯踅过山那边看时,见山头上一簇杂采绣旗开处,显出那个郓城县盖世英雄山东呼保义宋江来。背后便是军师吴用、公孙胜、花荣、徐宁、金枪手、银枪手众多好汉。童贯见了大怒,便差人马上山来拿宋江。大军人马分为两路,却待上山。只听得山顶上鼓乐喧天,众好汉都笑。童贯越添心上怒,咬碎口中牙,喝道:“这贼怎敢戏吾!我当自擒这厮,”酆美谏道:“枢相,彼必有计,不可亲临险地。且请回军,来日却再打听虚实,方可进兵。”童贯道:“胡说!事已到这里,岂可退军!教星夜与贼交锋,今已见贼,势不容退。”语犹未绝,只听得后军呐喊。探子报道:“正西山后,冲出一彪军来,把后军杀开做两处。”童贯大惊,带了酆美、毕胜,急回来救应后军时,东边山后鼓声响处,又早飞出一队人马来。一半是红旗,一半是青旗,捧着两员大将,引五千军马杀将来。那红旗军随红旗,青旗军随青旗,队伍端的整齐,但见:
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译文:水浒传中,第七十七回讲述了吴用和宋江布下九宫八卦阵的事情。
只见山顶上闪出那把杏黄旗来,上面绣着“替天行道”四字。
注释:在山顶上,出现了一面杏黄色的旗帜,上面绣着“替天行道”四个大字。
童贯踅过山那边看时,见山头上一簇杂采绣旗开处,显出那个郓城县盖世英雄山东呼保义宋江来。
注释:童贯绕到山的另一面看时,只见山头聚集着五彩斑斓的旗帜,从中走出一个名叫宋江的英雄。
背后便是军师吴用、公孙胜、花荣、徐宁、金枪手、银枪手众多好汉。
注释:宋江的背后是军师吴用、公孙胜、花荣、徐宁等人。
童贯见了大怒,便差人马上山来拿宋江。
注释:童贯看到后非常愤怒,命令手下的人马立刻登上山去捉拿宋江。
大军人马分为两路,却待上山。
注释:他们的军队分成了两支,准备上山。
只听得山顶上鼓乐喧天,众好汉都笑。
注释:只听见山上传来锣鼓声和欢笑声。
童贯越添心上怒,咬碎口中牙,喝道:“这贼怎敢戏吾!我当自擒这厮,”酆美谏道:“枢相,彼必有计,不可亲临险地。且请回军,来日却再打听虚实,方可进兵。”
注释:童贯越想越生气,咬牙切齿地叫道:“这个贼怎么敢戏弄我!我一定要亲手抓住这个贼!”这时,酆美劝他说:“大人,他们肯定有计谋,不能亲自前往危险之地。还是先退回军队吧,明天再来探听虚实,才能进攻。”
童贯道:“胡说!事已到这里,岂可退军!教星夜与贼交锋,今已见贼,势不容退。”语犹未绝,只听得后军呐喊。
注释:童贯回答说:“胡说八道!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怎能因为害怕就退兵呢?我要下令立即与贼军交战,现在已经见到贼军,形势不允许我们撤退。”他的话还没说完,突然听到后方传来阵阵喊杀声。
探子报道:“正西山后,冲出一彪军来,把后军杀开做两处。”童贯大惊,带了酆美、毕胜,急回来救应后军时,东边山后鼓声响处,又早飞出一队人马来。一半是红旗,一半是青旗,捧着两员大将,引五千军马杀将来。
注释:探子报告说:“正西山后,突然出现了一支队伍,将我军后军打得溃不成军。”童贯一听大惊失色,赶紧带着酆美和毕胜赶回来救援。就在这时,东方的山后突然响起了战鼓,又一支人马从那里飞奔而来。他们手持一半是红色旗帜、一半是青色旗帜,还有两员大将带领着五千人马杀了过来。
那红旗军随红旗,青旗军随青旗,队伍端的整齐,但见:
注释:那些红旗兵跟随红色的旗帜移动,青色旗兵跟随青色的旗帜前进,整个队伍十分整齐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