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上长缨飘火焰,纷纷乱撒猩红。胸中豪气吐长虹。战袍裁蜀锦,铠甲镀金铜。两口宝刀如雪练,垓心抖擞威风。左冲右突显英雄。军班青面兽,史进九纹龙。
这两员猛将,正是杨志、史进。两骑马,两口刀,却好截住吴秉彝、李明两个军官厮杀。李明挺枪向前来斗杨志,吴秉彝使方天戟来战史进。两对儿在山坡下一来一往,盘盘旋旋,各逞平生武艺。童贯在山坡上勒住马,观之不定。四个人约斗到三十余合,吴秉彝用戟奔史进心坎上戳将来,史进只一闪,那枝戟从肋窝里放个过。吴秉彝连人和马抢近前来,被史进手起刀落,只见一条血颡光连肉,顿落金鍪在马边,吴秉彝死于坡下。李明见先折了一个,却待也要拨回马走时,被杨志大喝一声,惊得魂消魄散,胆颤心寒,手中那条枪,不知颠倒。杨志把那口刀从顶门上劈将下来。李明只一闪,那刀正剁着马的后胯下。那马后蹄将下去,把李明闪下马来。弃了手中枪,却待奔走。这杨志手快,随复一刀,砍个正着。可怜李明半世军官,化作南柯一梦。两员官将皆死于坡下。杨志、史进追杀败军,正如砍瓜截瓠相似。
诗句:
- 盔上长缨飘火焰,纷纷乱撒猩红。胸中豪气吐长虹。战袍裁蜀锦,铠甲镀金铜。两口宝刀如雪练,垓心抖擞威风。左冲右突显英雄。军班青面兽,史进九纹龙。
译文:
- 头盔上的长缨随风飘扬,如同火焰般燃烧,猩红色的旗帜在战场上纷飞。胸中的豪情犹如喷薄而出的长虹。战袍由蜀地的锦缎裁制,铠甲则是镀金的铜器。手持的两把宝刀如同白色的练丝一般,在战场上挥舞着,抖擞着威风。左冲右突,展现出英勇的英雄形象。军中的将领都是凶猛的角色,杨志和史进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两人骑着马,手握双刀,正好拦截住吴秉彝和李明两个军官进行厮杀。李明挺枪向前来斗杨志,吴秉彝则使方天戟来战史进。两位将领在山坡上一来一往,盘旋战斗,各自展示出平生的武艺。童贯在一旁勒住了马,观看着这一战局的进展。四个人在战场上约斗到三十多回合,吴秉彝使用戟刺向史进的要害部位,但史进只是一闪身,那枝戟从他的肋窝里擦过。随后吴秉彝连人和马都冲了上来,被史进手起刀落,只见一条血颡光连肉,顿落金鍪在马边。吴秉彝倒在了山坡下。李明见先失了一个对手,想要调转马头逃离。然而杨志一声大喝,让李明魂飞魄散,手中的枪不知怎么就打偏了。杨志又把那口刀从头顶劈了下来。李明闪了一下,那刀正剁在马的后胯下。那匹马后蹄踩了下去,将李明掀下了马。丢掉了手中的枪,他准备逃跑。然而杨志动作迅速,紧跟着一刀砍去,正中李明。可怜李明一生为官,竟然化作了一场南柯一梦。两名将领皆死于坡下。杨志、史进追杀溃败的士兵,如同砍瓜切瓠般轻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水浒传第七十七回中的一次激烈战斗场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杨志和史进这两位勇猛将领的英雄气概和无畏精神。诗中的语言简洁而有力,通过对战场细节的刻画,将战斗的紧张气氛和两位将领的英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同时,通过对战斗过程的细腻描绘,也体现了作者对战争残酷性和英雄气概的思考。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记住这段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