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高太尉定要下山,宋江等相留不住,再设筵宴送行,抬出金银彩缎之类,约数千金,专送太尉,为折席之礼;众节度使以下,另有馈送。高太尉推却不得,只得都受了。饮酒中间,宋江又提起招安一事。高俅道:“义士可叫一个精细之人,跟随某去,我直引他面见天子,奏知你梁山泊衷曲之事,随即好降诏敕。”宋江一心只要招安,便与吴用计议,教圣手书生萧让跟随太尉前去。吴用便道:“再教铁叫子乐和作伴,两个同去。”高太尉道:“既然义士相托,便留闻参谋在此为信。”宋江大喜。至第四日,宋江与吴用带二十余骑,送高太尉并众节度使下山,过金沙滩二十里外饯别。拜辞了高太尉,自回山寨,专等招安消息。
却说高太尉等一行人马,望济州回来,先有人报知,济州先锋周昂、王焕、项元镇、张开、太守张叔夜等出城迎接。高太尉进城,略住了数日,收拾军马,教众节度使各自领兵回程暂歇,听候调用。高太尉自带了周昂并大小牙将头目,领了三军,同萧让、乐和一行部从,离了济州,迤逦望东京进发。
诗句:
水浒传 · 第八十回 ·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译文:
在梁山泊第八十天,张顺用凿子凿穿了海鳅船上的漏洞,宋江三次败给高太尉。
注释:
- 水浒传:指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即《水浒传》。
- 第八十回:这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章节序号,表示该章属于第八十个故事。
- 张顺:梁山好汉中的人物,擅长水性,以智勇双全闻名。
- 凿:动词,此处指用工具进行开凿或破坏的动作。
- 漏:名词,这里指的是船只的漏洞或者孔洞。
- 海鳅船:一种古代的小型船只。
- 宋江三败:指宋江在多次战斗中连续遭遇失败。
- 高太尉:指北宋时期宦官高俅,因其权位显赫而被称为“高太尉”。
- 定要下山:表示必须离开原地。
- 宋江等相留不住:指宋江等人无法阻止高太尉离开。
- 筵宴送行:设宴为别人送行。
- 金银彩缎之类:指大量的金银财宝和彩色丝织品。
- 折席之礼: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重客人的离去。
- 众节度使以下:指所有跟随高太尉一起前来的官员。
- 馈送:赠送礼物或物品。
- 招安:投降朝廷的意思。
- 吴用:梁山好汉之一,智谋之士。
- 圣手书生萧让:小说中的人物,擅长书法。
- 铁叫子乐和:梁山好汉之一,擅长武艺。
- 济州先锋周昂:文中人物,具体身份不明,但与高太尉一行相遇。
- 项元镇、张开、太守张叔夜:都是具体的人物名称,分别代表不同的角色或官职。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高太尉一行人在梁山泊的行程以及与宋江等人的对话,展现了梁山好汉们对于招安政策的坚决拒绝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的每个角色都通过对话和行动展示了他们的性格和立场,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中也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关系,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