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琪、聂新、费珍、薛灿,保护乔道清,弃了五龙山寨,领兵欲进昭德。转过山坡,离城尚有六七里,只听得前面战鼓喧天,喊声大振。东首小路撞出一彪兵来。当先二将,乃是金枪手徐宁、急先锋索超。两军未及交锋,昭德城内见城外厮杀,守将戴美、翁奎领兵五千,开南门出城接应。徐宁、索超分头拒敌。索超分兵二千,向北抵敌。戴美当先,与索超斗十余合,被索超运金蘸斧砍为两段。翁奎急领兵入城。索超赶杀上去,杀死北军一百余人,直赶至南门城下,翁奎兵马已是进城去了。急拽起吊桥,紧闭城门。城上擂木炮石如雨般打将下来,索超只得回兵。
再说徐宁领兵三千,拦住北军去路。北军虽是折了一阵,此时尚有二万余人。孙琪、聂新二将敌住徐宁兵马。费珍、薛灿,无心恋战,领五千兵马,保护乔道清,投西奔走。这里徐宁力敌孙琪、聂新二将,被北军围裹上来,正是寡不敌众,看看围在垓心。却得索超、宋江南北两路兵都到,孙琪、聂新当不得三面攻击。聂新被徐宁一金枪刺中左臂,坠于马下,被人马践踏如泥。孙琪夺路要走,被张清赶上,手起一枪,搠中后心,撞下马来。北兵大败亏输,三万军马,杀死大半。杀得尸横遍野,流血成河。弃下金鼓旗幡,盔甲马匹无数。其余兵马,四散逃走去了。
诗句:水浒传 · 第九十六回 · 幻魔君术窘五龙山 入云龙兵围百谷岭
翻译:在水浒传第九十六回中,孙琪、聂新、费珍、薛灿等人被乔道清的妖法所败,被迫放弃五龙山寨,带领部队欲进昭德。他们转过山坡,离城还有六七里远时,突然遭到激烈的战斗。金枪手徐宁和急先锋索超领军迎敌,戴美和翁奎率领南门守军接应。经过激烈的交战,徐宁分兵北击,戴美与索超斗得十余合后,被索超砍为两断。翁奎领兵进城,随后追击。孙琪和聂新被金枪刺伤左臂并踩成肉泥。费珍和薛灿无心恋战,带兵撤退。此时徐宁继续抵抗,最终北军大败,三万军马几乎全军覆没,血流成河。
赏析:
该章节描述的是《水浒传》中一个充满戏剧性和紧张的战斗场面。首先,公孙胜(入云龙)在此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的智谋和勇气帮助宋阵成功破解了乔道清的妖法。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英勇,也体现了他在团队中的重要作用。此外,从战术角度来看,徐宁和索超的分兵战术以及他们的勇猛对抗是此战胜利的关键因素。这些军事行动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精妙策略和军事智慧,同时也揭示了个人英雄主义在集体行动中的重要性。
在人物刻画方面,公孙胜的智慧和决断力是本战中的一大亮点。他对形势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使得宋阵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依然能够取得优势。同时,乔道清的战败和逃窜,以及他的妖法被破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法术和异能的普遍看法及其在民间传说中的地位。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分析,这一章节的语言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通过对战场环境的描绘和人物动作的描述,作者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紧张而激昂的气氛。同时,诗化的语言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时代,亲历了这场生死较量。
这一章节不仅是《水浒传》中一个重要而生动的场景,也是对当时社会风貌和战争文化的一种反映。它不仅展现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光辉形象,还深刻揭示了人性在极端压力下的反应和选择,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