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都是宋朝良民,必不肯甘心助贼。宋先锋是朝廷良将,杀鞑子,擒田虎,到处莫敢撄其锋。手下将佐一百单八人,情同股肱。辕门前絣扒的三人,义不屈膝。宋先锋等英雄忠义可知。今日贼人若害了这三人,城中兵微将寡,早晚打破城池,玉石俱焚。城中军民,要保全性命的,都跟我去杀贼。”
萧嘉穗将那数张纸都写完了,悄地探听消息。只听得百姓每都在家里哭泣。萧嘉穗道:“民心如此,我计成矣。”挨到昧爽时分,踅出寓所,将写下的数张字纸,抛向帅府前左右街市闹处。
少顷天明,军士居民这边方拾一张来看,那边又有人拾了一张。登时聚着数簇军民观看。早有巡风军卒,抢一张去,飞报与梁永知道。梁永大惊。急差宣令官出府传令,教军士谨守辕门及各营,着一面严行缉捕奸细。那萧嘉穗身边藏一把宝刀,挨入人丛中,也来观看。将纸上言语,高声朗诵了两遍。军民都错愕相顾。那宣令官奉着主将的令,骑着马,五六个军汉跟随,到各营传令。萧嘉穗抢上前,大吼一声,一刀砍断马足。宣令官撞下马去。一刀剁下头来。萧嘉穗左手抓了人头,右手提刀,大呼道:“要保全性命的,都跟萧嘉穗去杀贼。”帅府前军士,平素认得萧嘉穗,又晓得他是铁汉。霎时有五六百人,拥着他结做一块。萧嘉穗见军士聚拢来,复连声大呼道:“百姓有胆量的,都来相助。”声音响振数百步。那时四面响应,百姓都抢棍棒,拔杉刺,折桌脚。拈指间已有五六千人。迭声呐喊。萧嘉穗当先,领众抢入帅府。那梁永平日暴虐军民,鞭挞士卒,护卫军将,都恨入骨髓。一开变起,都来相助。赶入去,把梁永等一家老小都杀了。萧嘉穗领众军民人等拥出帅府。此时已有二万余人。把萧让、裴宣、金大坚放了絣扒,都打闻了枷。萧嘉穗选三个有膂力的人,背着萧让等三人。萧嘉穗当先抓了梁永首级,赶到北门,杀死守门将马勥,赶散把门军士,开城门,放吊桥。
诗句
水浒传 · 第一百零八回 · 乔道清兴雾取城 小旋风藏炮击贼
“城中都是宋朝良民,必不肯甘心助贼。宋先锋是朝廷良将,杀鞑子,擒田虎,到处莫敢撄其锋。手下将佐一百单八人,情同股肱。辕门前絣扒的三人,义不屈膝。宋先锋等英雄忠义可知。今日贼人若害了这三人,城中兵微将寡,早晚打破城池,玉石俱焚。城中军民,要保全性命的,都跟我去杀贼。”
译文
水浒传:第一百零八回 · 乔道清兴雾取城 小旋风藏炮击贼
城里都是宋朝百姓,一定不会心甘情愿地帮助敌人。宋先锋是朝廷上的好将军,曾经杀死过鞑靼人,擒拿过田虎,没有谁敢抵挡他的锋芒。他的手下有一百单八员猛将,就像一家人一样。在辕门前的三个人义气凛然,绝不屈服。宋先锋和他的这些英雄们忠诚正直,你们心里都很清楚。如果现在这些贼人伤害了这三个人,城里的军队人数不多,早晚会攻破城池,玉石俱焚。城里的老百姓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都跟我一起杀掉贼人吧。
注释
- 水浒传: 这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等人反抗腐败官府的故事。
- 宋先锋: 指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宋江,因抗击金军而闻名天下。
- 萧嘉穗: 文中虚构人物,为故事中的一名将领。
- 梁永: 文中虚构人物,宋先锋的副手,负责守卫帅府。
- 萧让、裴宣、金大坚: 均为文中虚构的角色,分别担任不同的官职。
- 絣扒:指在古代战争中被俘后拒绝投降的敌人或叛徒。
- 萧嘉穗选三个有膂力的人: 指萧嘉穗挑选出三个身体健壮、力气较大的士兵来背负被俘的萧让等人。
- 萧嘉穗当先抓了梁永首级: 指萧嘉穗在冲锋时首先斩杀了梁永。
- 萧嘉穗领众军民人等拥出帅府: 指萧嘉穗带领众多官兵和百姓冲破敌军防线,冲出帅府。
- 萧让、裴宣、金大坚: 均被释放并戴上枷锁。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水浒传》中某事件场景的诗。通过诗意的语言和形象化的描述,展现了主人公们在面对强敌时的英勇无畏和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诗中不仅刻画了战争的紧张气氛,还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对话,表现了他们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以及为了正义而战的决心。整体而言,此诗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画面感,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