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手握貔貅号令新,睦州谈笑定妖尘。

全师大胜势无敌,背水调兵真有神。

殄灭渠魁如拉朽,解令伪国便称臣。

班班青史分明看,忠义分明志已伸。

话说当下关胜等四将,飞马引军杀到乌龙岭上,正接着石宝军马。关胜在马上大喝:“贼将安敢杀吾弟兄!”石宝见是关胜,无心恋战,便退上岭去。指挥白钦却来战关胜,两马相交,军器并举。两个斗不到十合,乌龙岭上,急又鸣锣收军。关胜不赶,岭上军兵,自乱起来。原来石宝只顾在岭东厮杀,却不提防岭西已被童枢密大驱人马,杀上岭来。宋军中大将王禀,便和南兵指挥景德厮杀。两个斗了十合之上,王禀将景德斩于马下。自此吕方、郭盛首先奔上山来夺岭。未及到岭边,山头上早飞下一块大石头,将郭盛和人连马打死在岭边。这面岭东,关胜望见岭上大乱,情知岭西有宋兵上岭了,急招众将,一齐都杀上去。两面夹攻,岭上混战。吕方却好迎着白钦,两个交手厮杀。斗不到三合,白钦一枪搠来,吕方闪个过,白钦那条枪从吕方肋下戳个空,吕方这枝戟却被白钦拨个倒横。两将在马上各施展不得,都弃了手中军器,在马上你我厮相揪住。原来正遇着山岭险峻处,那马如何立得脚牢,二将使得力猛,不想连人和马都滚下岭去,这两将做一处攧死在那岭下。这边关胜等众将步行,都杀上岭来。两面尽是宋兵,已杀到岭上。石宝看见两边全无去路,恐吃捉了受辱,便用劈风刀自刎而死。宋江众将夺了乌龙岭关隘,关胜急令人报知宋先锋。

水浒传 · 第一百一十八回 ·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手握貔貅号令新,睦州谈笑定妖尘。全师大胜势无敌,背水调兵真有神。殄灭渠魁如拉朽,解令伪国便称臣。班班青史分明看,忠义分明志已伸。

【注释】

  1. 貔貅(píxiū):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借指强大的军队或勇猛的将领。
  2. 睦州:地名,此处代指一个地区或某个势力。
  3. 妖尘:比喻邪恶势力或混乱局面。
  4. 全师:整支队伍。
  5. 背水调兵:背对着水源部署兵力,形容在绝境中求生的决心和战术。
  6. 渠魁:指首领或者头目。
  7. 青史:指史书,用来表示历史的记载。
  8. 忠义:忠诚与义气。

【译文】
手拿貔貅号令新军,睦州谈笑间平定妖氛。全军大捷气势无双,背水一战展现神威。消灭贼首如同摧枯拉朽,迫使敌方称臣彰显忠诚。历史长河清晰可见,忠义精神昭然若揭。

【赏析】
这首诗是《水浒传》中描述卢俊义、宋公明等人在昱岭关战役中的一段描写,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场面以及士兵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诗中通过对石宝、白钦等将领的战斗描写,展示了战争中的紧张局势和战士们的顽强斗志。特别是“全师”、“背水调兵”等词语的使用,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不屈不挠的决心。此外,诗人还通过“殄灭渠魁”“班班青史分明看”,强调了这场战斗对于正义和忠诚的胜利意义,表达了对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英雄们的赞美之情。整体上,这首诗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也歌颂了人们为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忠诚坚定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