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得春城似锦官,东南烽火喜平安。
花前起舞还提剑,李下行歌莫正冠。
铅澒昼开苍术火,罗衣朝试杏花寒。
鸣笳鼍鼓军中乐,应念高堂菽水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次韵 其二》。下面是对每句的释义和赏析:
筑得春城似锦官,东南烽火喜平安。
注释:春天的城池修建得很美丽,就像锦官城的一样;东南边烽火不再响起,人们感到十分的欢喜安宁。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和平宁静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来表现战争结束、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筑得春城”意味着在战火平息之后,城市被重建,变得如同锦绣般美丽。”东南烽火喜平安”则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创伤逐渐愈合,民众终于可以享受到平静的生活。
花前起舞还提剑,李下行歌莫正冠。
注释:在花丛中跳舞时仍然手持宝剑,而李元礼的行歌(即饮酒吟诗)也不应该戴正冠。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喜爱以及对传统束缚的反叛。”起舞还提剑”描绘了诗人在花前舞蹈时的豪迈与不羁;”提剑”象征着英勇,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混乱中保持勇敢的态度。”行歌莫正冠”则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然、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即使在享受诗歌乐趣时也不拘泥于礼仪规范。
铅澒昼开苍术火,罗衣朝试杏花寒。
注释:太阳照射下,铅汞矿石发出的光芒如同苍术燃烧;穿着华丽衣裳的女子在早晨试穿杏花裙,感受到了寒冷。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铅澒昼开苍术火”形容阳光照耀下的矿物发光,如同燃烧的苍术;”罗衣朝试杏花寒”则描绘了穿着华贵服装的女性在早晨试穿衣服,感受到微凉的气候。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物的日常生活,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鸣笳鼍鼓军中乐,应念高堂菽水欢。
注释:军中奏响笳声和鼓乐,应该思念家中餐桌上简单的食物所带来的欢乐。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眷恋。”鸣笳鼍鼓军中乐”描绘了军队中的欢快气氛,”鸣笳”和”鼍鼓”都是古代乐器,这里用来象征军队的庄严与和谐。”应念高堂菽水欢”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家中简单的食物代表着温馨与满足,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整首诗以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战争的反感,体现了他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