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门巷麦秋天,欲访高斋拜不前。
诗史少陵元姓杜,文章司马旧名迁。
竹间只许安茶具,花外何烦棹酒船。
昨日山庖分盛馔,笑看儿女舞回旋。
【注释】
招饮答谢:应邀赴宴。
招饮:邀请饮酒。
答谢:表示感谢。
高斋:指杜甫的草堂。
少陵:指杜甫字子美。
司马:指司马相如,字长卿。
竹间:竹林里。
茶具:茶具,即茶壶、茶杯之类。
棹(zhào):桨。
山庖:指杜甫的草堂厨房。
盛馔:指丰盛的饭菜。
儿女:指杜甫的两个儿子。
【赏析】
这是一首应酬诗,是诗人应友人之邀,前往草堂赴宴时所作。首联写赴约,颔联写到访,颈联写留宿,尾联写宴毕。全诗语言通俗,情意真切,风格自然平淡,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绿阴门巷麦秋天,欲访高斋拜不前”。诗人在秋日的阳光中来到杜甫草堂的大门前,看到门前绿荫掩映的小路上落满了金黄的麦子,便想拜访杜甫,却因路途遥远而踌躇不前。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诗人与杜甫草堂的近景,表达了诗人对杜甫深深的敬意及向往之情。
“诗史少陵元姓杜,文章司马旧名迁”。诗人在门口徘徊了片刻后,终于鼓起勇气推开大门,进入草堂。他发现草堂内墙壁上挂着杜甫的画像,画中的杜甫目光深邃,仿佛在诉说着杜甫的诗史般的经历和成就。诗人不禁感叹道:“啊!原来你就是那位以‘诗史’闻名于世的大诗人杜甫!”
“竹间只许安茶具,花外何烦棹酒船。”诗人来到草堂后院,发现院子里有一棵竹子。他好奇地询问仆人为何要在这棵竹子下摆放茶具,仆人回答说:“这是为了招待客人。”诗人又问为什么要在花园外划出一条船来摆酒席呢?仆人说:“这是为了方便客人划船游玩。”诗人听后,不禁感到有些惊讶,因为这里并没有需要划船的地方呀!但他又想到这可能是主人为了给客人留下美好的回忆和印象而特意安排的。于是,他便不再多问,继续欣赏起周围的美景来。
“昨日山庖分盛馔,笑看儿女舞回旋。”诗人在草堂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后,告别了杜甫。回到家中后,他回忆起这次聚会的情景,不禁感叹道:“真是令人难忘啊!”于是他拿出笔墨将这次聚会的情景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回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杜甫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杜甫深深的敬仰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