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扫尽挂猿梢,不待嵩阳道士教。
琥珀凿崖分石蜜,醍醐团雪出山庖。
宝方应似龙宫得,金屑何烦兔臼敲。
我亦明年寻惠远,采花同访谪仙巢。
【注释】
黄云扫尽挂猿梢:黄云,形容山中雾气。猿,指山中的猿猱。
不待嵩阳道士教:嵩阳,地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道士教,指道士的指点、指教。
琥珀凿崖分石蜜:琥珀,一种矿物,颜色像琥珀。凿,动词,用凿子开凿。崖,山崖,此处泛指深山。分石蜜,把岩石凿成石蜜状,比喻加工提炼。
醍醐团雪出山庖:醍醐,指酥油。团雪,把雪团成团。出山庖,从深山运出来,比喻采集、取得。
应似龙宫得:应是龙宫里得到。
金屑何烦兔臼敲:金屑,指黄金。兔臼,古代一种捣药的工具。敲,动词,用杵敲击。
我亦明年寻惠远:寻,寻找。惠远,即惠远和尚。据《高僧传·释昙翼传》记载,昙翼曾为惠远和尚烧饭。
采花同访谪仙巢:谪仙,指仙人。谪仙巢,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去嵩山寻访名僧慧远和仙人李白的故事。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作者的寻访过程,表达了对慧远和李白的崇敬之情。
首联“松花饼”,起兴,以松花饼的制作过程来比喻慧远和尚的修炼过程。黄云扫尽挂在山猿的枝头上,象征着慧远和尚已经修炼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不待嵩阳道士教,意味着慧远和尚已经领悟到了禅宗的真谛,不需要别人的指点。
颔联“琥珀凿崖分石蜜”,以琥珀和石蜜的比喻,赞美了慧远和尚的禅定之功。琥珀凿崖分石蜜,形象地描绘了慧远和尚静坐禅定时的心境。醍醐团雪出山庖,以醍醐团雪出山庖,比喻慧远和尚从山林中采来的药材,都是经过精心提炼的上品药材;也比喻慧远和尚从山林中采来的药材,都是经过精心提炼的精华。
颈联“宝方应似龙宫得”,赞美了惠远和尚的佛学造诣。龙宫得宝,比喻慧远和尚的佛学成就。金屑何烦兔臼敲,比喻慧远和尚的佛学造诣。金屑,指金粉。兔臼,古代一种捣药的工具。这里用来比喻捣药的过程。
尾联“我亦明年寻惠远”,点题,表明自己要去寻找慧远和尚。采花同访谪仙巢,以采花来访李白的典故来表达对慧远和尚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隽永,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浪漫主义色彩。诗人以松花饼作为引子,通过描述慧远和尚的修行过程,展现了他的禅定功夫和佛学造诣。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嵩山的景色和神话传说,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整首诗既表达了对慧远和尚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诗人追求理想境界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