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原非尘世侣,高踪未许俗人寻。
虚堂鸟雀争来往,野寺松筠自古今。
一榻白云新庙貌,半窗明月旧禅心。
我来聊致蘋蘩意,此日瞻依思独深。
【注释】
三过堂:指重修的祠堂。原韵:用原韵写的诗。次韵:依韵律次序写诗。学古:学习古人的学问。尘世侣:尘世中的伴侣。高踪:高尚的踪迹。未许:不允许。虚堂:空荡荡的大厅,此处指祠堂。争来往:争夺来来往往。野寺:偏僻的寺庙。松筠:松树和竹子。自古今:自然从古代到现在。一榻:一张竹榻。白云:云彩。新庙貌:新建的祠堂。半窗:半边窗户,这里指禅房。旧禅心:旧日的禅心。我:作者自称。聊:姑且。致蘋蘩意:寄托寄寓的意思。思独深:思虑深远。
【赏析】
《重修三过堂次原韵三首》,其三,此为第三首。
这是一首重修祠堂后即景抒怀之作。
开头二句“学古原非尘世侣,高踪未许俗人寻”,是说自己不是尘世间的人,学古并非为了与世人交往。
中间四句“虚堂鸟雀争来往,野寺松筠自古今”,描绘的是祠堂内外的自然景致。“虚堂”指祠堂内空旷而幽静的地方,“鸟雀争来往”是说有鸟儿飞来飞去,在空荡荡的大厅中争来抢去;“野寺”指偏僻荒僻的寺院,“松筠”是指松树和竹子,“自古今”是指自然从古代到现代。
最后二句“一榻白云新庙貌,半窗明月旧禅心”,是说自己在这里暂作停留,暂且寄托寄寓的意思;“瞻依”就是瞻仰依靠;“思独深”是说思绪深远。全诗抒发了诗人对重建祠堂后的感慨、对佛门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