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城西越溪北,扁舟夜泊官亭侧。
人家灯火乱明星,二鼓市喧犹未息。
衰翁转辗不成眠,历想山川感今昔。
贤愚成败非一人,后世徒能记遗迹。
城头乌啼霜气寒,江心水澄月色白。
沾衣几许牛山情,都付渔翁一声笛。

翻译:

姑苏夜晚停泊,在阖闾城的西边越溪的北边,扁舟夜泊官亭旁边。

灯火通明的人家与明亮的星辰交织在一起,到了二更天市集依然繁忙喧嚣没有停止。

年老的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回想过去的山川感慨时光荏苒。

贤人与愚人的成败非一个人所能决定的,后世只能记得他们的遗迹。

城头乌鸦啼叫霜气寒,江心水清澈月光皎洁。

沾湿了衣衫的是牛山之情,全都寄托给渔翁的一声笛音。

注释:

  • 姑苏:古地名,今苏州市。
  • 阖闾城西:阖闾,吴王名,这里指苏州城。
  • 越溪北:越溪,位于苏州城南,此处可能为泛指。
  • 扁舟:小船。
  • 官亭:官府的亭子。
  • 人家灯火:指民间的灯光。
  • 明星:指星光。
  • 二鼓:晚上两点。
  • 衰翁:年老的人。
  • 山川:自然景观。
  • 贤愚成败:指人才的优劣和事业的成功与否。
  • 遗迹:遗留下的痕迹或事迹。
  • 乌啼:乌鸦的叫声。
  • 霜气:寒冷的天气。
  • 牛山情:指因思乡而悲伤的情绪。
  • 都付渔翁一声笛:将这种情感全部寄托给了渔翁吹奏的笛声。

赏析:
《姑苏夜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写了他在姑苏(今苏州)夜晚停船时的所见所感。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阖闾城西越溪北”点明了诗人所在地点,同时也暗示了姑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第二句“扁舟夜泊官亭侧”描绘了诗人停船的场景,通过“官亭”一词,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第三句“人家灯火乱明星”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繁华景象,同时“乱星”与“未息”形成了对比,展现了夜市的热闹非凡。

接下来的句子中,“衰翁转辗不成眠”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历想山川感今昔”则透露出他对故乡山水的深深眷恋。这里的“今昔”不仅仅是时间的变迁,更包含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紧接着的句子“贤愚成败非一人”则是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一种反思,表明了历史的评价并非一成不变。

“城头乌啼霜气寒”和“江心水澄月色白”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而“沾衣几许牛山情”则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之中,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