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客子王季友,复有云仍继其后。
我来五载寓钟陵,每想凭高摘星斗。
楼居宛在城之西,中有百尺青云梯。
西山南浦望中见,飞云卷雨天暝迷。
滕王高阁今何在,唯有江山留胜槩。
昨夜神龙挟雨来,洗出波斯万螺黛。
我欲笑拍洪崖肩,飘然驾鸿凌紫烟。
俯视东溟一杯小,门外黄尘空扰扰。

【注释】

丰城:今属江西。在江西省樟树市西北。客子:游子,指诗人自己。王季友:作者的朋友,名不详。云仍:继续。复有:又有一位。云:代词。

钟陵:今江西南昌市。寓:居。五载:五年。

宛:仿佛。

百尺青云梯:《世说新语·容止》载,晋明帝司马绍问尚书仆射羊祜“卿江左第一佳人”是谁。羊答以“山公”,帝曰“是何人间之丽,乃比江表!”羊因对曰:“臣以为万里长江,千岩竞秀;万户侯家,百花争春。”帝笑而不答。后用此典称美楼居景色。楼居:即楼上居处的风光。

西山南浦:指庐山南面之水口。

洗出:洗去。万螺黛:指螺山寺前古塔上的佛牙。万螺,螺山。

洪崖肩:指仙人张果老。传说他常骑白驴,身跨仙鹤。

紫烟:指云雾。

俯视东溟:意谓从楼上俯瞰大海,溟,大海。

一杯小:一杯水,比喻极小的东西。

黄尘:指世俗的纷扰。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滕王阁的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时王季友在赣州任上。首联点出题意。“丰城客子王季友,复有云仍继其后”。丰城,今江西丰城市西南。王季友即王勃,唐代文学家。他的《斗鸡檄》、《檄英王鸡》等作品,为人所激赏。“复有云仍继其后”,言其文名远播,后又有继起者。次句点出王季友的友人、同僚,也即作者本人。

颔联写自己来到赣州五年,怀念登临楼头凭栏眺望的情景。“我来五载寓钟陵”,“钟陵”,今江西南昌市,唐时称豫章郡。

颈联写滕王阁的形势。“楼居宛在城之西”,指阁楼高耸,矗立于城之西郊,与城连成一体,故能“中见”。而“中有百尺青云梯”则形象地描绘了阁楼的高峻和宏伟。

尾联由楼阁生发感想。“西山南浦望中见,飞云卷雨天暝迷”,写西山和南浦的景象,以及风雨变幻的情景。滕王阁就座落在这美丽的山水之间,它那高耸入云的阁楼,就像神来之笔,给青山绿水的画图,添上了一笔绚丽的色彩。

“昨夜神龙挟雨来,洗出波斯万螺黛。”这是诗人想象中的一幅画面:昨夜天上的神龙挟带着雨云而来,雨云洗去了楼阁的尘埃,露出楼阁上雕饰精美的花纹,宛如五彩缤纷的螺壳一样。诗人以神话传说来赞美滕王阁。

末联写自己的感受。“我欲笑拍洪崖肩,飘然驾鸿凌紫烟。”“洪崖”,即仙人洪崖氏,据说他曾驾长虹飞行,乘风破万里。《列仙传》载:“洪崖先生善吹笙,能令凤皇来巢居。”这里借指自己希望像洪崖那样,乘风御气,遨游太空。同时,也是表达诗人要超脱尘俗,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凌紫烟”,意谓飞腾而上,凌驾于紫色的云雾之上。

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三年(768)初到赣州时所写。当时滕王阁已毁坏,诗人便写了这首题壁诗。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中所咏对象虽为滕王阁,但所抒发的感情却是多方面的。

开头两句点明题旨,指出滕王阁是继王季友之后的又一名家之作。第三四句写自己到赣州以来,经常登阁远眺,凭栏揽胜,心旷神怡。第五六句描写滕王阁高耸入云,巍峨壮观;楼中还有一条通往远方的青云梯可通达山顶。最后两句写诗人夜宿楼中,仰望星空,不禁浮想联翩,幻想着楼中雕饰精美,如同五彩螺壳一般;昨夜神龙挟带雨云降临此地洗涤楼阁,楼阁上的花纹被洗得更加清晰了。末联写诗人渴望像仙人一样乘长风翱翔九霄之外。整首诗构思巧妙,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