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中之君号文昌,开辟造化分玄黄。
脩髯玉立颀而长,黼黻云汉昭天章。
驾风鞭霆游八荒,下视九点烟苍苍。
我欲从之翱且翔,翩然骑云朝紫皇。
勾陈玄武森在傍,呈琅玕兮沐恩光。
是用作歌孝友张,福我寿我期无疆。
【题解】
此诗为颂文昌帝君的。文昌帝君,即梓潼神,主管人间考试,被奉为“文星”。《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九引《太白阴经》云:“文昌宫有天师祠,在府城之北。”《舆地广记》卷七十二引《唐六典》亦载:“文昌宫,本唐左台,后改天师祠,在成都府城北。”
【注释】
⑴星中之君:指主宰文运的神灵。
⑵开辟造化:指宇宙开辟之初的原始物质和能量。玄黄:指天地未分时浑沌一团的状态。
⑶脩(xiū)髯玉立:指长须如玉。颀而长:形容身材高大挺拔。
⑷黼黻(fǔ fú):古代礼服上绣的花纹。云汉:银河。昭天章:指彰显天下。
⑸驾风鞭霆:指驾驭风雨雷电。八荒:泛指四方边远之地。
⑹九点烟苍苍:形容天空高远渺茫。
⑺翱(áo)且翔:展翅高飞。翱,鸟在空中飞翔的样子。
⑻翩然:形容飞行的样子。骑云:乘云。朝紫皇:朝见紫色的帝王(指皇帝)。
⑼勾陈: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七颗星。勾,即斗杓。玄武:即龟蛇合体的星宿。森:众多。
⑽呈琅玕:呈现美玉。沐恩光:沐浴圣上的恩泽。
【译文】
天上的君主号文昌,开创造化分出玄黄。
长长的胡须像玉立,英俊潇洒身材高大。
驾驭风云遨游四海,俯视九州烟雾茫茫。
我想跟随他高飞远翔,翩翩起舞骑乘着青云,去朝拜紫衣至尊的天子。
北斗七星旁边是钩陈,还有玄武星旁闪烁着星星。
呈献美丽的玉石啊,沐浴皇上的恩泽。
这是一首歌谣歌颂孝友的美德,祝福我长寿无疆。
【赏析】
此诗以颂祝文昌帝君为主。文昌帝君,又称梓潼神,主管人间考试、文运,被奉为“文星”,人们称他的庙为“文祖阁”。《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一》说:“文昌宫者,本唐左台也,后改为天师祠,在蜀州府城之北。”《舆地广记》卷七十二引《唐六典》也说:“文昌宫,本唐左台,后改天师祠,在成都府城北。”
诗的头两句“星中之君号文昌,开辟造化分玄黄”,赞颂了文昌帝君的崇高地位。诗人把文昌帝君比作天上的君主,他主宰着文运,开创造化,将混沌初开时的玄黄之气分为阴阳五行。接着,诗人赞美文昌帝君的仪表堂堂,风度翩翩。
中间三句写其形象。“脩髯玉立”一句突出了他修长的胡子,像玉一样洁白;“颀而长”又表现了他的身材高大挺拔。“驾风鞭霆游八荒,下视九点烟苍苍”,写他驾驭风雨雷电,遨游四方;俯观九州大地,烟雾弥漫的景象。这些描写,既表现出他英武不凡的形象,同时也表明了他对人间的关怀和对百姓的体恤之情。
最后两句“我欲从之翱且翔”,诗人表达了要追随这位文圣的愿望;“翩然骑云朝紫皇”,则写出了诗人想要追随他,一同朝拜紫微大帝的情景。这两句既是诗人的愿望,也是对文昌帝君的一种崇拜。
诗的最后两句“勾陈玄武森在傍,呈琅玕兮沐恩光”,则是对前文的进一步概括。勾陈、玄武都是北斗七星的名称。勾陈代表南方,玄武代表北方,它们在诗歌中象征着文昌帝君所居之地——天府。“呈琅玕兮沐恩光”一句,既写出了文昌宫的美丽景色,又表现出了人们对文昌帝君的尊敬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