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三台,地有三槐,云是晋公亲手栽。
三槐如云复如盖,果应二郎居鼎鼐。
时当景德祥符间,柱石廊庙安如山。
世泽传来三百载,复有孙子登朝班。
槐叶阴阴覆书屋,不数邺侯三万轴。
绣衣金节玉花骢,行部归看满庭绿。
春晖堂前乌夜啼,结巢多在青云枝。
青云枝上乌啼处,它年留作甘棠树。
诗句释义:
- 天有三台,地有三槐:描述三槐树位于高高的云朵之下,象征其尊贵和重要。
- 云是晋公亲手栽:晋公即晋王,这里指代皇帝,表明这棵树是皇帝亲自种植的。
- 三槐如云复如盖:形容三槐如同云彩和伞盖般繁茂,强调其高大和壮观。
- 果应二郎居鼎鼐:二郎神在民间传说中掌管天平,此处比喻三槐树稳固如山,象征着国家的稳定和强大。
- 时当景德祥符间:景德和祥符都是宋代年号,这里可能是在描述当时的国运昌盛、太平盛世。
- 柱石廊庙安如山:柱石和廊庙都是建筑的重要部分,这里比喻三槐树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支撑着整个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 世泽传来三百载:这里的“世泽”指世代传承的恩泽,“三百载”表示时间长,意味着家族或国家的繁荣延续了很长时间。
- 孙子登朝班:孙子可能是指作者的后代或其他人,登上朝廷的行列,意味着有才能的人得到了重用。
- 槐叶阴阴覆书屋:槐树的叶子覆盖了书房,形容书房环境幽静优美。
- 不数邺侯三万轴:邺侯可能是指某人的名字,三万轴指大量的书籍,表示书房藏书丰富。
- 绣衣金节玉花骢:绣衣、金节、玉花骢都是官员的标志,这里形容官员穿着华贵的衣服,拿着金玉制成的节杖,巡视四方。
- 行部归看满庭绿:行部可能是指官员出行视察,归看满庭绿指官员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绿意盎然,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 春晖堂前乌夜啼:春晖堂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某个地方的名称,乌夜啼形容夜晚乌鸦在树上鸣叫,可能寓意着某种悲伤或哀怨的情绪。
- 结巢多在青云枝:青云枝是高耸入云的树枝,乌鸦选择在这样的地方筑巢,可能寓意着乌鸦希望自己的生活也能像这些高耸的树枝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
- 它年留作甘棠树:甘棠树是一种古代的树名,这里比喻希望将来有人能够继承这种精神或事业,成为值得纪念和效仿的对象。
译文:
天上有三座山峰,地上有三棵槐树,这是晋公亲手栽种的。
这三棵槐树犹如云海又像伞盖,果然应该由二郎神来管理国家。
当时正是景德祥符年间,国家的支柱像岩石一样坚固,安全如山。
晋公的后代经过三百年传承,还有孙子们也登上了朝堂。
槐树的树叶茂盛地覆盖了书房,数量之多甚至不比邺侯家的藏书少。
身穿绣衣、手拿金节、骑着饰有玉石的骏马,官员巡视归来满院都是翠绿。
春天的时候,庭院里鸟鸣不已,许多鸟儿选择在高高的树枝上筑巢。
那些鸟儿选择了青云枝上的地方筑巢,也许它们希望自己的生活也能像那些高耸入云的树枝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
那些鸟儿在青云枝上发出的声音让人想起,未来有一天会有人在那树下留下他们的功绩,就像今天的甘棠树那样,被后人铭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三槐树及其周围环境和历史背景,赞美了国家的稳定与繁荣以及家族的世代传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三槐如云复如盖”形容槐树高大壮观,“春晖堂前乌夜啼”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情感的画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理想境界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