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绮席,进华觞,听我长歌具庆之高堂。
太学儒生忠孝士,矫首南云几千里。
堂上双亲八十馀,堂下玉立三兄弟。
东家积得金满籯,何如教子传一经。
西家作官金络马,何如种萱北堂下。
陈绮席,进华觞,听我长歌具庆之高堂。
儿在远道,亲归故乡。
儿业日以广,亲年日以长。
它年紫诰鸾回纸,圣德如天无远迩。
请看进士欧阳詹,不在亲傍亲亦喜。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和怀念远方的亲人。诗人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和观察,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诗人在堂上陈设华丽的席宴,献上美酒,倾听自己长歌《具庆之高堂》。这四句中,“具庆”二字,既是对堂名的点化,也是对堂中亲人的赞颂。诗人以“忠孝士”为引子,引出了“矫首南云几千里”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八句,则转向了对堂下亲人的描述,诗人通过观察,发现堂上的双亲已经年过八十,而堂下的兄弟却英姿勃发,如同三棵挺拔的松树一样。诗人用“金满籯”和“种萱北堂下”两个成语,分别描述了东家和西家的情况,前者积累了大量的钱财,后者则是官至高位,都成为了家中的荣耀。然而,诗人却认为,无论是金钱还是地位,都无法与教子传经相比,这是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和期望。

最后四句,诗人以“紫诰鸾回纸”来比喻朝廷的荣誉和尊贵,同时以“圣德如天无远迩”来形容自己的德行和成就。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像进士欧阳詹一样,成为国家的重要人才,为国家做出贡献。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许,他希望自己的成就能够给亲人带来喜悦,让亲人感到骄傲。

整首诗以赞美和怀念亲人为主题,通过对堂内堂外亲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厚感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引用典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家庭教育和成就的重视。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一读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