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口孱颜枕碧湍,犹如砥柱立江干。
肖形何不归湖海,奋力安能上竹竿。
风鬣时随元气动,藓鳞长带雪花寒。
等闲肯落任公饵,瘴雨蛮烟自饱餐。

注释:

  1. 巨口孱颜枕碧湍,犹如砥柱立江干。
  • 巨口:指的是鱼嘴巨大。
  • 孱颜:形容鱼体瘦弱。
  • :靠近。
  • 碧湍:清澈的溪流。
  • 砥柱:指水中的礁石,形如砥柱中流。
  • 江干:长江边。
  1. 肖形何不归湖海,奋力安能上竹竿。
  • 肖形:模仿外形。
  • 何不:为什么不。
  • 湖海:指广阔的水或海洋。
  • 奋力:努力地向前冲刺。
  • 安能:怎么能够。
  • 竹竿:一种细长的工具,这里比喻挑战困难。
  1. 风鬣时随元气动,藓鳞长带雪花寒。
  • 风鬣:指鱼鳍随着水流摆动。
  • 元气:这里指自然界的活力。
  • 藓鳞:苔藓般的鳞片。
  • 雪花寒:形容寒冷刺骨。
  1. 等闲肯落任公饵,瘴雨蛮烟自饱餐。
  • 等闲:轻易,不在意。
  • 任公饵:任公(即李泌,唐代名士)的饵料。
  • 瘴雨蛮烟:南方湿热的气候和环境。
  • 自饱餐:自己满足地吃。

赏析:
这首诗以鲇鱼为题,生动描绘了鲇鱼雄壮的姿态和顽强的精神。诗中的“巨口”和“孱颜”形象地描述了鲇鱼的嘴巴和体型,而“砥柱”则喻示鲇鱼如同江中的一块石头,坚定不渝。接着,诗人通过询问“肖形何不归湖海”来表达对鲇鱼自由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在“奋力安能上竹竿”一语中,诗人表达了对鲇鱼勇往直前、不甘屈服精神的赞赏。诗尾的“等闲肯落任公饵,瘴雨蛮烟自饱餐”更是点明了鲇鱼的坚韧与独立,即使面临瘴雨蛮烟的环境也能自给自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鲇鱼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