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上夷门瞰大河,绕城秋色起洪波。
梁王宾客知谁在,莫唱蓬池阮籍歌。
君上夷门瞰大河,绕城秋色起洪波。
梁王宾客知谁在,莫唱蓬池阮籍歌。
注释解析:
注释:
- 君上夷门:指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城门。夷门是古代城门的一种,常用于军事防御,也象征着某种视野或境界。
- 瞰大河:俯视宽阔的河流,强调诗人站在高处对河流的视野和感受。
- 绕城秋色起洪波:形容秋季的景色环绕着城墙,河水因秋天的到来呈现出波澜壮阔的景象。
- 梁王宾客:泛指历史上著名的梁武帝(萧衍)及其宾客,他们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与权力。
- 莫唱蓬池阮籍歌:意指不要再唱出《乐府诗集》中阮籍所作《为乐》诗中的悲歌,这首诗表达了阮籍的感慨与孤独。
- 蓬池:指的是阮籍故居附近的池塘,常被用以象征阮籍的生活环境。
译文:
你站在高高的城墙之上,可以俯瞰宽阔的大河,周围是金黄色的秋天景色。但在这繁华的背后,梁王的宾客们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因此,让我们不要再唱出阮籍《为乐》中的悲歌,因为他的一生充满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孤独。
赏析:
顾璘在《赠施子仁入汴二首·其一》中,通过对大河的描述,引出了梁王时代的繁荣与变迁,以及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诗中的“君上夷门瞰大河,绕城秋色起洪波”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卷,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梁王时代的象征——梁王的宾客们,虽然曾经声名显赫,如今却已不在人世。
此诗反映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顾璘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今日萧条的深刻反思。诗中的“梁王宾客”不仅仅是历史人物,更是诗人心中失落的英雄形象。他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和平岁月,同时也感叹历史的无情变迁。
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能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金秋时节,俯瞰大河之景。顾璘通过描绘大河、秋色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和哲思的意境空间。而“莫唱蓬池阮籍歌”则暗示了面对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应该更加珍惜当下,不应沉溺于过去的辉煌之中无法自拔。
《赠施子仁入汴二首·其一》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对历史、文化和人生哲思的深刻表达。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于生命、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