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阳临大道,喜近赵东曹。
窜地传书数,他乡念我劳。
名高连泰岳,心远折江涛。
拟共观周礼,无因接誉髦。

注释:

  • 汶阳临大道,喜近赵东曹。:汶阳县靠近大路,我非常高兴能接近赵东曹。
  • 窜地传书数,他乡念我劳。:在偏僻的地方传递书信,思念我在他乡的辛苦。
  • 名高连泰岳,心远折江涛。:名声很高如同泰山一样,内心远离就像可以折断江涛一样。
  • 拟共观周礼,无因接誉髦。:打算一同学习周公礼制,无法有机会与他相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汶阳县与朋友告别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
    首句“汶阳临大道,喜近赵东曹”,描绘了汶阳县的地理位置和诗人对朋友的亲近感。汶阳临近大路,意味着朋友的到来让诗人感到高兴。赵东曹可能是一位姓赵的朋友或官员,诗人通过称呼对方为”东曹”,表达了对这位友人的尊敬和亲近。
    次句“窜地传书数,他乡念我劳”,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僻静之地写信的情景和他在外漂泊的艰辛。诗人身处僻地,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想念着远方的朋友,并为此感到劳累。
    第三句“名高连泰岳,心远折江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超然。他虽然名声显赫,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满,相反,他的心灵如泰山一般坚定,即使面对江涛般的困难也能从容应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高洁品性和坚韧意志。
    最后一句“拟共观周礼,无因接誉髦”,表达了诗人对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期望。他希望能与朋友一起学习周公的礼制,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实现,这让他感到遗憾和失落。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