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兮山回,望幽岩兮阻深隈。
忽凌空兮飞步,振予策兮丹台。
愿镌崖兮有纪,步灵踪兮天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内容如下:路转兮山回,望幽岩兮阻深隈。
忽凌空兮飞步,振予策兮丹台。
愿镌崖兮有纪,步灵踪兮天台。
注释:
- 路转兮山回:山路蜿蜒曲折,山势回环起伏。
- 望幽岩兮阻深隈:遥望着幽静的山岩,被深深的山沟所阻隔。
- 忽凌空兮飞步:忽然间踏着虚空,像鸟儿一样飞跃起舞。
- 振予策兮丹台:挥动着我的马鞭,登上了红色的山台。
- 愿镌崖兮有纪:希望在山崖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以此作为纪念。
- 步灵踪兮天台:沿着灵踪走向天空的高处。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自己的同年好友夏如山所作的《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中的第六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山路上行走的情景,以及他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路转兮山回”描述了山路的曲折和回旋。这是对山路的一种生动描绘,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而“望幽岩兮阻深隈”则进一步描绘了山的幽深和险峻。这里的“幽岩”和“深隈”都是形容山的景色,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深邃的感觉。
“忽凌空兮飞步”则是诗人想象自己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这种想象既展现了他的豁达胸怀,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振予策兮丹台”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一种期许。在这里,“丹台”可能是指山顶上的红色平台,象征着成功和荣耀。而“振予策兮”则是诗人挥舞着马鞭,充满自信地迈向前方。
“愿镌崖兮有纪”则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回顾。在这里,“镌崖”是一种雕刻文字的行为,象征着留下痕迹和回忆。而“有纪”则是希望这种痕迹能够长久地保留下来,成为后人的回忆和传承。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美景、表达诗人情感和期许未来等方式,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