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横空酒未阑,拥炉犹惮朔风寒。
谁知戍卒边城夜,起马烽前雪满鞍。
注释:沙岭:在甘肃武威县西,黄河边。横空:指横在天空中。酒未阑:酒还没有喝完。拥炉犹惮朔风寒:抱着火炉还怕北风刺骨寒冷。戍卒:驻守边境的兵士。起马:披甲上马。烽前:烽火台前。雪满鞍:马鞍上落满了雪花。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戍边士兵在边城之夜的情景。诗人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又冷清的画面,表达了戍边士兵在严寒中的孤独和辛劳,以及他们坚守边疆的决心。
斜月横空酒未阑,拥炉犹惮朔风寒。
谁知戍卒边城夜,起马烽前雪满鞍。
注释:沙岭:在甘肃武威县西,黄河边。横空:指横在天空中。酒未阑:酒还没有喝完。拥炉犹惮朔风寒:抱着火炉还怕北风刺骨寒冷。戍卒:驻守边境的兵士。起马:披甲上马。烽前:烽火台前。雪满鞍:马鞍上落满了雪花。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戍边士兵在边城之夜的情景。诗人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又冷清的画面,表达了戍边士兵在严寒中的孤独和辛劳,以及他们坚守边疆的决心。
【诗句释义】 1. 白发非前日:指年华老去,青春不再,与“归田”相呼应。 2. 黄河几度清:黄河水曾多次清澈,暗喻岁月变迁、世事沧桑。 3. 未论三策贵:未曾讨论过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意指对政治事务的漠视或无力。 4. 须识万缘轻:应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是浮云,不值得过于执着。 5. 借剑心徒切:借用剑的力量却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的心情。 6. 坑儒恨未平
【注释】 葺:修建。先人:祖先。卜筑:卜居筑宅,指建房造屋。投辖井:古代官署中供官员投信的信箱。这里借指官场生活。荒径:荒芜的路。横塘:纵横交错的池水。尊生:即作者自称,意译为尊重生命。休更觅仙方:不要寻找神仙方术以求长生不老。 【译文】 卜居建房的人在哪里呢?只有含情脉脉地自伤而已。 旧时投信用的信箱还在,但人已不在,空留旧物。 新近修缮的是读书堂屋,这读书堂屋也不过是一堵墙。
深雨 喜对连朝雨,黄梅四月天。 楼前空见海,树杪不闻蝉。 云暗通津路,山飞瀑布泉。 得鲈炊美酒,渔火乱沙烟。 译文: 连绵的雨水让我欢喜,在黄梅季节的四月天里, 我站在楼上只看见茫茫大海,听不到树上知了的叫声。 天空中乌云密布,仿佛通向渡口的道路被遮住了, 山间瀑布的水流声和泉水声交织在一起,让人心旷神怡。 我终于钓到一条鲈鱼,用它来煮一壶美酒, 夜晚渔火点点,沙洲上的烟雾迷离而迷人。 赏析
【注释】 聚:聚集。 浮云:指天空的云,这里比喻飘荡不定的游子。 江树:江边的树木。 鱼浦:指水边的地方,泛指乡村或渔村。 林塘:指林中和水边的地带。 竹溪:指竹林中的小河。 【赏析】 《秋日园居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高骈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描写了作者闲适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全诗以景衬情,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第一句“高鸟聚还散”
秋日园居二首 其一 物候随时变,那堪问岁华。 晚风三径竹,朝雨半篱花。 自比禅居静,从教物论哗。 浮生何所有,醉处便为家。 注释: - 物候随时变:自然界的节气和气候变化无常,让人难以预测。 - 那堪问岁华:怎能忍受询问年华老去的痛苦。岁华即岁月、时光,这里指时间。 - 晚风三径竹:傍晚时微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音。 - 朝雨半篱花:早晨的雨滴打在篱笆上的花朵上,雨水顺着花瓣滑落下来。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题园居》之一,全诗如下: 地畔筑小堤使园庐相属 园林环古屋,迟日绿阴斜。 活水溪边入,新墙竹外遮。 门通蒋诩径,树隐邺侯家。 月色临池静,长留解语花。 译文: 在园子边缘建造一座小堤,让园子的房屋相互连接在一起。 园林环绕古老的房屋,阳光斜照下绿树成荫。 清澈的水流从溪流中流入池塘,新砌的围墙外种有竹子。 门前通往蒋诩的小路,树木掩映着邺侯的家。
夏景园庐 炎风吹拂着夏日,我闲来翻看与世绝交的书信。 岁月催人白了头发,天地间只有这简陋的草庐。 雨后新竹长得密密匝匝,离家乡遥远故人渐疏远。 不要再问东陵侯家的瓜田之事,暂且拿起农具种瓜吧。 【注释】 ①庐:指茅屋、草舍。 ②蓬鬓:指年老的头发蓬松如蓬。 ③乾坤一草庐:意谓天地之间只有这一座茅草屋。 ④东陵:东陵侯,汉夏侯婴之后,封东陵侯。 ⑤瓜畦:指种瓜的地方。 赏析:
闻谭长公之官宜山暴卒于苍梧作此志恨 梦断宜山路,轻车叹陆沉。 梧门秋日暗,竹马白云深。 风雨孤臣泪,乾坤万里心。 独馀龙剑在,凝涕倍沾襟。 注释: 闻谭长公之官宜山暴卒于苍梧作此志恨 闻:听说。 谭长公:指唐代名将张守珪之子张仁愿,曾任宜州刺史、桂管观察使。 宜山:指广西宜山县,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 暴卒:突然死亡。 作志恨:创作一首悼念诗以表达心中的悲痛和遗憾。 梦断宜山路,轻车叹陆沉。
注释: 1. 予适诵诗一鸟久立花间不去:我刚好吟诵了诗,一只鸟久久地站在花丛中,一动不动。 2. 青鸟来幽径,逢人听说诗:青色的鸟儿飞来幽静的小径上,遇到行人就告诉他们这首诗。 3. 似怜秋色好,犹恨赏心迟:好像怜爱秋天的景色美好,却还是遗憾欣赏之心不能及时到来。 4. 凝立浑何待,飞鸣欲语谁:静静地站着等待什么呢?想要飞鸣告诉谁呢? 5. 若能删颣句,一字亦吾师:如果能删除这最后一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爱尔独钟情”: “爱尔”指你的爱,而“独钟情”表示对某人的深厚感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亡弟深沉而独特的情感。 2. “虚疑死复生”: 暗示着对亡弟的思念,似乎在想象他可能已经复活,或者某种形式的存在仍然存在。 3. “倚楼频怅望”: 诗人常常站在楼上,眺望远方,内心充满了对亡弟的怀念。 4. “闻雁更悲鸣”: 听到大雁的悲鸣声更加增添了诗人的哀愁。 5.
北望中原隔虏庭 汉家遗恨付沧溟 李陵台下多芳草 不似明妃冢上青 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站在李陵台(指汉李陵墓)远眺中原的情景,表达了对汉朝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愁。 - “汉家遗恨”指的是汉代的遗憾,可能是对战争失败或国家命运的无奈,这种情感通过“付沧溟”表达出来,意味着这些遗憾如同沧海一样深邃而广袤。 - 诗中对比了李陵台下的繁花与明妃坟上的青草,前者代表着生机和繁华,而后者则显得孤独和凄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考生需要对诗歌进行逐句的解读和翻译;然后分析作者的用意。 “夜听胡笳”是说在深夜听到胡人的悲鸣哀歌,“鬓尽丝”是说鬓发都白了。这里既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也写出了胡人生活的艰苦。“暗看南雁忆归期”一句,诗人想象南飞的大雁会想起自己北归的家
姜女石 独立风涛咽海濒,梦回空见月重轮。 六宫粉黛秦楼夜,谁望沙丘一怆神。 注释: 1. 姜女石: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万家镇的止锚湾海滨,因姜女石遗址的中轴线正对海中被称为姜女石(又称“姜女坟”)的三块礁石而得名。 2. 独立:形容姜女石矗立于海边,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坚韧的美。 3. 风涛咽海濒:描绘了海浪汹涌的景象,仿佛要将一切吞没,但姜女石却屹立不倒
【注释】 居庸关:位于今中国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的关隘。 材官:指材官将军,汉代名将李广曾为骑都尉,后任材官将军。 飞骑:指快速骑兵。 鸣驺:鸣叫的马群,形容军队行进时马匹嘶鸣。 旭日:早晨的太阳。 钟声:寺庙中的钟声。 重照:再次照耀。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十六州:泛指中国各地。这里指代整个中原地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居庸关壮丽景色的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居庸关的险要
注释: 土木驿: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境内。 百万貔貅出帝畿:意思是说百万的兵马从皇帝的京城出发。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此处用来比喻强大的军队。 飘飘春雪满征衣:意思是说春天的雪花飘飘洒洒地覆盖了出征的士兵的衣物。 长亭路:古代在道路旁边设置的长亭,供人歇脚和送别使用。 犹忆当年驻六飞:意思是说仍然记得当年皇帝亲自来送行的情景。六飞,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之鸾车,这里用来形容皇帝的威仪和对士兵的关怀
诗句一: 惊喜边书到, 祁连朔气清。 译文一: 惊喜的是边塞传来书信, 祁连山上的寒风吹得格外清新。 赏析: 首句“惊喜边书到”,直接点明诗题,表达了诗人收到远方来信时的喜悦心情。这里的“边书”指的是边塞地区的来信,而“惊喜”二字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份意外之喜的内心感受。紧接着,“祁连朔气清”描绘了西北边陲之地的壮阔景色,祁连山脉的巍峨与凛冽的北风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为下文的抒情营造了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