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去罗浮近,朱明款石扉。
天高黄鹄远,风定白云飞。
戎马频看剑,烟霞早振衣。
青山如可载,应附短航归。
筠台戴郡公枉驾敝庐赋此为别 其二东去罗浮近,朱明款石扉。天高黄鹄远,风定白云飞。
戎马频看剑,烟霞早振衣。青山如可载,应附短航归。
注释:
筠台:指代诗人所在地的山名。戴郡公:可能是指一位名叫戴的官员,也可能是作者自谦之词。枉驾:屈尊光临。敝庐:简陋的住所。赋此为别:写这首诗来表达离别之情。其二:这是第二首诗。
东去罗浮近:诗人所在地东面靠近罗浮山。罗浮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山水名胜区之一。朱明:太阳正红的时候,通常指农历四月中旬到五月初。款石扉:在石头门上刻字留念,表示欢迎客人来访。
天高黄鹄远:天空很高,可以看到远处飞翔的大雁。黄鹄:大雁的一种,古代诗文中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象。
风定白云飞:风停云散,白云飘动。形容天气晴朗,景色宜人。
戎马频看剑:形容战事频繁,经常需要握剑应对。戎马:战争。
烟霞早振衣:早晨起来看到美丽的景色,让人心情振奋,忍不住要振衣起舞。
青山如可载:青山如同可以承载的东西一样。比喻山势雄伟,景色壮丽。
应附短航归:应该乘船回家了。附:跟随;搭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描写了诗人与戴郡公相见时的情景,以及他们所在的位置。第三句和第四句则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第五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战争的反感。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希望与亲友共度美好时光。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