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照人如白昼,楼船浮海坐清空。
银山雪屋三更浪,鼍鼓龙箫万里风。
豪气横吞云梦泽,醉魂飞堕水晶宫。
鸡鸣钟动失清景,惊起东方旭日红。
【注释】
- 十四夜:唐代以农历月日纪年,十四日为秋夜。
- 李明府:指李邕,唐初著名文学家,曾任北海太守。
- 银山雪屋:形容海中之山如银,山上的房屋也如雪,泛指海上诸岛。
- 鼍鼓龙箫:鼍鼓是鳄鱼皮制的鼓,龙箫是用竹制或金属制的长管乐器。
- 云梦泽:古代大泽名,汉水入江处有云梦泽。
- 水晶宫:指月亮。
【赏析】
《陪李邕登番禺驿楼诗序》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开元十四年(726)。李邕,字泰和,是当时的一位著名文士。他曾任北海太守,诗人对他十分仰慕。这首诗就是诗人在十四的中秋之夜陪同李邕登临广州驿楼上观赏南海夜景时写的。全诗写景状物生动形象,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第一句“秋月照人如白昼”,写月光皎洁,使人觉得好像白天一样明亮。这是写景,但同时也可以想象出当时人们的心情是多么愉快舒畅。
第二句“楼船浮海坐清空”,写诗人登上海中的楼船,只见海波荡漾,船儿漂浮在空旷的水面上。这一句是写船上景色,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乘船游览的豪兴。
第三、四句“银山雪屋三更浪,鼍鼓龙箫万里风”,写海上景象。银山雪屋是比喻海中的岛屿,三更时分海上浪涛汹涌,发出阵阵巨响。诗人用“鼍鼓龙箫”来比喻海上的涛声,把声音写得更加雄壮激昂。这两句是互文见义,意思是说海中浪涛汹涌,仿佛听到远处传来的鼍鼓龙箫的声音。
第五句“豪气横吞云梦泽”,意思是说豪情壮志像云梦泽一样浩瀚广大。这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心情,同时也是对友人的一种赞美之情。
第六句“醉魂飞堕水晶宫”,意思是说喝醉了酒的人就像从高高的水晶宫中掉下来一样,飘飘荡荡地飘走了。这一句是写醉酒后的迷离恍惚状态。
第七句“鸡鸣钟动失清景,惊起东方旭日红”,意思是说当公鸡打鸣的时候,报晓的钟声响了起来,打断了美丽的夜景,使得诗人惊醒了。这里的意思是说,虽然美景已经消逝,但还是让人难忘怀。这两句是写诗人醒来时的所见所感。
第八句“惊起东方旭日红”,意思是说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的时候,天空一片通红。这一句是写日出的壮丽景色。
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动人,是一首很有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