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自川上来,泓澄复奫沦。
涵虚既皛皛,度远方粼粼。
番番中林叟,长缨久埃尘。
临风且浩歌,似念沧浪人。

邹园十咏 其七 濯清潭自川上来,泓澄复奫沦。

涵虚既皛皛,度远方粼粼。

番番中林叟,长缨久埃尘。

临风且浩歌,似念沧浪人。

注释:

邹园十咏:指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八哀诗》中的十首悼亡诗,即《八哀·李太白》。《浣花草堂集》卷三收录了这10篇诗,其中第7首是《濯锦江》五古。濯清:洗涤清澈的水流。

潭自川上来:流经邹园的濯锦江水从远处的山涧流来。潭:深池。

泓澄复奫沦:水中的水清澈见底。奫(yú):水深的样子。复:又,还。沦:同“沉”。

涵虚既皛皛:水中的月影倒映在清澈的水面,明亮洁白。涵:包容,包含。虚:月亮。皛皛:洁白的样子。

度远方粼粼:水面上波纹荡漾,像无数闪烁的星星。

番番中林叟:那些隐居在竹林中的老翁们。番番:众多的样子。

长缨久埃尘:长久地飘浮着被尘土遮蔽的丝巾。长缨:长长的丝巾。

临风且浩歌:在微风中高声歌唱,抒发心中的豪情壮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濯锦江的美丽画面,诗人以洗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山水之美、月照水之景、林间老翁等元素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风光画卷。

首句“潭自川上来”,描绘了濯锦江源远流长的壮观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紧接着,“泓澄复奫沦”一句,诗人用“泓澄”、“奫沦”两个形容词,形象地描绘出濯锦江水的清澈透明和深深的颜色,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江水流淌的声音和波动。

“涵虚既皛皛,度远方粼粼”两句,诗人通过对月光在水中的倒影和水波荡漾的景象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濯锦江的宁静与美丽。这里的“皛皛”和“粼粼”都是形容水中月影明亮洁白、水波闪烁的词语,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两句“番番中林叟,长缨久埃尘”,诗人通过描写那些隐居在竹林中的老翁们,表达了他们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