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村后村雨歇,舍南舍北水生。
借问南山扣角,何如谷口深耕。
注释:
前村后村的雨都停了,舍南舍北的水都在涨。
向南山打听是否在打牛角,还是不如山谷口深耕。
赏析:
这是一首咏农事的诗。诗人通过对比,赞扬了南山和谷口耕田的不同效果。南山虽然可以扣住牛角,但未必能耕出好土;而谷口的耕田则能够深耕细作,收获更好。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也反映了诗人对农民劳动成果的赞美之情。
前村后村雨歇,舍南舍北水生。
借问南山扣角,何如谷口深耕。
注释:
前村后村的雨都停了,舍南舍北的水都在涨。
向南山打听是否在打牛角,还是不如山谷口深耕。
赏析:
这是一首咏农事的诗。诗人通过对比,赞扬了南山和谷口耕田的不同效果。南山虽然可以扣住牛角,但未必能耕出好土;而谷口的耕田则能够深耕细作,收获更好。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也反映了诗人对农民劳动成果的赞美之情。
应制赋听松 石榻坐来久,松涛万壑声。 轻扬同梵呗,细奏学龙笙。 不独回禅寂,犹能悦圣情。 莫归还在耳,魂梦亦须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听松》。诗中描绘了听松的意境,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石榻坐来久”,描绘了诗人长时间坐在石榻上的情景。石榻是古代的一种石制的床,通常用石头制成,上面铺设木板。石榻可以给人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
溪涨 晓起闻溪涨,披衣立小轩。 译文:清晨起床时听到溪水上涨,立刻穿上衣服走到小轩前。 注释:溪涨:指早上起床时,听到溪水上涨的声音。披衣:穿好衣服的意思。立:站在。小轩:指小亭子或小屋的一角,供人休息的地方。 赏析:诗人一大早起来,听到溪流的水位上涨了,他立刻穿上衣物,走向自己站立的小轩。这里的“披衣立小轩”描绘了诗人早起后的动作,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关注。 混茫初学海
送澜法师归云门 原诗:故山从此去,何日更相逢。 注释:这里的“故山”是指作者曾经居住和工作过的山,“从此去”表示离开这个地方。“何日更相逢”表达了诗人对与老朋友再次相见的期待。 译文:我家乡的山从此开始远去,何时能再与你相会?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诗人用“故山从此去”来表达自己离开家乡的情感,而“何日更相逢”则表达了他对与老朋友再次相聚的渴望。 第二句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每两句一组。下面是对每句的逐词释义和赏析: 1. 残睡夜将晨 - “残睡”指的是深夜尚未完全清醒时的睡眠状态,“夜将晨”表示即将黎明的时刻。 2. 分明见故人 - 这里描述的是清晨醒来后,能够清晰地看见老朋友的情景。 3. 剧知情是妄 - “剧知”意为清楚地知道或了解,而“妄”在这里指的是虚幻、不真实。 4. 翻说梦成真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梦境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思考
重答夏本心 一首表达自然之美与友情之深诗歌 有约何曾至,无期却自来。 温暖阳光照沙岸,清雅竹边赏梅香。 山鸟似琴伴我坐,溪云轻拂对茶尝。 桓公遗庙近在旁,乘兴同行共畅谈。 注释解释: - 有约:指过去的约定或承诺。 - 何曾到:表示过去的承诺并未实现。 - 暖怜:意为喜欢温暖的阳光。 - 沙上日:指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情景。 - 清爱:形容喜爱清新的事物,如竹子旁边梅花的清香。 - 山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判断正误。 “白发神仙吏”,是说徐典史年老时头发已经全白了,像神仙一样。这一句中,“白发”是年龄的象征,“神仙”是形容人长寿的,“吏”,指官吏,“神仙吏”指的是一个年老的官员。“八十龄”,是说徐典史年已八十,“龄”在这里是虚词,用来表示年龄,相当于“年纪”,“八十龄”是指徐典史的年龄。
【注释】 洞山泉:指泉水。 谐舜咨赋:相传《尚书·洪范》中舜让伯益占卜时,有神人以“水”为题作《水志》。后因称以水为题材的文章为“咨文”。此句说这泉水就是从洞山流出的,所以称为“洞山泉”。 潇潇:水声。 外见:外界看到。 偏向:偏爱,偏于。 客思:指作者的游子之思。 禅心:禅宗僧人的心。这里指诗人自己。 休论(yán):不要议论。 在山清:指山中的泉水。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洞山泉
【注释】 1. 仲夏初相别:仲夏,指农历五月。相别,分别。2. 何知异死生:何知,哪里知道;死生,生命长短。3. 艰难十日会:艰难,形容处境困难。4. 感激百年情:感激,感激涕零的情怀;百年情,一生之交的情谊。5. 岩穴无遗佚:岩穴,山岩洞穴。无遗佚,没有遗漏或遗弃的人。6. 交游失老成:交游,交往的朋友。老成,指有阅历和经验的长者。7. 忍将刍一束:忍,忍受;刍,喂牲口用的草束,这里用作比喻
暑病只思卧,坐来头目昏。 注释1:暑病:指因天气炎热而生病。 译文1:因为暑气逼人,所以只想躺在床上休息。 爱凉频换簟,畏日不开门。 注释2:簟(diàn):竹席。 译文2:我频繁地更换竹席来避暑。 穴鼠窥人出,林蝉入耳喧。 注释3:穴鼠:洞穴里的老鼠。 译文3:洞中的小老鼠也出来窥探人的动静。 林蝉(qín chuán):树木上的蝉。 译文4:树林里的蝉声嘈杂。 赏析
【注释】 栎山西斋雨中作:在栎山西面的书房里,雨中所作。栎山,指庐山。西斋,书房。 疏雨过高峰:稀疏的雨水滴落过高高的峰巅。 幽斋对碧松:幽静的斋房面对青翠的松树。 出山云似马,落涧水如龙:从山中出来,天空中的云好像骏马;从山涧跌落,水好像龙一样。 句向静中得,身于僻处慵:诗的意境是从静中得到的,而身体则在偏僻的地方闲适地度过。 小童林下至,报有虎行踪:小僮儿跑到树林下边来报告说有老虎出没。
【注释】 卢生:指作者的好友卢象。牧牛:泛指放牧。 绿草茸茸满蹊,牛迹远近都迷:绿草茂盛覆盖了小路,远处近处都找不到牛的踪迹。 烟外数声桐角,溪东吹过溪西:烟雾笼罩着的地方传来几声悠扬的笛声,声音从东边的山间传到了西边的江边。 【赏析】 此诗写友人在深山之中的隐居生活。首句“绿草茸茸满地”,描绘出一片青翠欲滴、生机盎然的山林景致。第二句“牛迹远近都迷”,则写出了山林中人迹罕至
【题解】 《题卢生山居五事》为一组五言绝句,这是其中的第三首。卢生(不详),生平事迹不详。此诗描写了一幅幽静的田园风光,抒发了作者归隐山林后的闲适之情。《全唐诗》录此诗不注出处,故知其作者不可考。 灌畦(qí:灌溉田地。畦:田埂) 【注释】 ①“抱瓮”二句:意谓抱着陶罐从山上归来,日暮时,看到高高的槐树下月光明亮。②“唤取”三句:意谓呼唤邻家的老翁一起坐下,一同喝着浊酒。③卢生:生平不详。
诗句释义:清晨,手持长镵(一种农具)独自进入山中,穿过千山万水。忽然看见桃花流水,却知道这不是人间景色。 译文:清晨,我手持长镵(一种农具)(在手中),独自一人深入山中,穿越了千山万水。突然看见桃花流水的景象,但却知道那不是真实的人间景色。 注释:长镵(chán):古代的一种农用工具。独入:独自进入。忽见:忽然看见。谁知:不知道是什么。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感
注释:山中小景二首 其二四座山峰被秋天的景色覆盖,野客独自坐在茅亭中。渡口红色的树叶像雨点一样落下,石头上的长松树自己依然苍翠青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村秋色图。前两句“四山一片秋色”写远景,“野客独坐茅亭”,写近景,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了作者与自然和谐相处、悠然自得的心境。后两句“渡头红叶如雨”写秋景中的一幕,“石上长松自青”,写秋景中的一抹绿意。全诗语言朴实无华
注释:山谷口的松树和杉树没有路,云中的鸡和狗是谁家的? 仙人不归使春天老去,洞门里是千树桃花盛开。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歌。首句“谷口松杉无路”,描绘了一个偏僻的山间景象,让人感觉到一种静谧、孤独的氛围。第二句“云中鸡犬谁家”,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场景的神秘和不可预知,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第三句“仙客不归春老”,表达了作者对于仙人不归的惋惜之情,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注释: 风过如闻玉佩声,雨后仿佛龙孙在长。 静爱此君高致,长日幽斋闭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竹为题,通过描写竹的风姿和气质,表达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风过如闻玉佩声”,描绘了风过竹林时所发出的悦耳之声,如同玉佩相碰发出的声音,让人感到宁静而和谐。第二句“雨馀似长龙孙”,则是将雨后的景象比作龙子(即小龙)在竹林中自由穿梭,形象生动,富有诗意。第三句“静爱此君高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