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老那堪病更缠,小斋欹枕秪高眠。
阶前秋雨连三日,篱下黄花自一年。
摩诘不知除病法,嵇康空著养生篇。
尚方再赐千金药,惭愧皇恩下九天。
【注解】
身老那堪病更缠:身体老了,又遭疾病纠缠。
小斋:小室,即陋室、卧室。
欹(yī奇):倾斜。
阶前秋雨连三日:阶下有庭院,庭院中有阶石,所以称阶前。秋雨连绵不断。连:连续不断。
篱下黄花自一年:篱笆下的菊花已经开过了一年。
篱下:篱笆旁边。
嵇康:三国魏诗人嵇康(224—263),字叔夜,谯国铚(今安徽宿县东南)人。曾作《养生论》,主张“清虚恬淡”的养生法。
摩诘:唐代诗人王维(701—761),字摩诘。
尚方:官署名,唐时掌管制造和赏赐财物之事。此指皇宫。再赐千金药:再次赐予千金良药。千金:极言其贵重。
惭愧皇恩下九天:感激皇恩,愧不敢当。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在病中所作,表达了他对于皇帝的感激之情。首句“身老那堪病更缠”,直接点出了作者的身体已日渐衰弱,而疾病又接连不断的困扰着他,这无疑给本就脆弱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接下来的三句,则描绘了一幅凄迷萧瑟的秋日景象:“小斋欹枕秪高眠”,作者躺在狭小的房间里,倚着枕头高高入睡,但病魔却依旧如影随形;“阶前秋雨连三日”,屋外的台阶上有秋雨,已经持续了三天;“篱下黄花自一年”,院中的篱笆旁的黄色菊花已经开放了整整一年。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悲凉气息的画面。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与借鉴。王维提到了两位历史上有名的文人,分别是嵇康和司马相如。嵇康曾作《养生论》,主张“清虚恬淡”的养生法;司马相如也曾写过《子虚赋》和《上林赋》,以展示他的才情和抱负。王维在这里借用这两位文人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健康和长寿的向往。
最后两句“摩诘不知除病法,嵇康空著养生篇”,则是王维在表达自己对于如何战胜疾病的困惑。他认为无论是司马相如还是嵇康,都未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战胜疾病。然而,他也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绝望,反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他知道,只要他还活着一天,就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因此,他决定向皇帝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并请求再次赐予他千金良药。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借鉴,以及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王维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