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荒台啼野鸦,当时歌舞美人家。
唾残银杏犹凝滤,醉染夭桃尚着花。
漫忆娇声传懊恼,似纡长袖转横斜。
只今漂落知何处,独倚危栏听暮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解读”,然后浏览全诗,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理解诗句的含义。再就是把握诗句的层次结构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前四句写昔日歌舞美人家的繁华盛景;后四句写今日荒台野鸦、残银杏、凋零夭桃、飘零无处,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和人生变迁之感慨。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

【答案】

忆昔

日落荒台啼野鸦,当年歌舞美人家。

唾残银杏犹凝滤,醉染夭桃尚着花。

漫忆娇声传懊恼,似纡长袖转横斜。

只今漂落知何处,独倚危栏听暮笳。

译文:

回想过去

夕阳落山荒台边乌鸦啼叫,当时歌舞升平的人家已不复存在。

残存的枯黄银杏叶仿佛还被过滤过,醉酒染红鲜艳夭桃花依旧盛开。

漫想当年娇媚的声音惹人烦扰,如今身不由己像长袖舞动一样倾斜。

如今只身漂泊不知道归宿何方,独自凭栏遥听傍晚胡笳的悲鸣。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昔日歌舞升平和家国兴衰的对比。“日落”点明时间,“荒台”点明地点,“啼野鸦”写出凄凉景象,“当时歌舞美人家”点出主题,为下文作铺垫。首联写昔日歌舞升平和家国兴衰的对比,用反衬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也表现出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颔联两句,写昔日歌舞升平和家国兴衰的对比。“唾残银杏犹凝滤”,“犹”字突出银杏树历经沧桑、依然挺拔的形象;“凝滤”形象地写出秋风吹过银杏树时落叶的景象。这两句既写出了银杏树历经沧桑、依然挺拔的形象,又表现出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忧虑与关切,也表现出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颈联两句,写昔日歌舞升平和家国兴衰的对比。“漫忆娇声传懊恼”,“漫”字写出了回忆的随意性、不经意间就流露出了内心的懊恼;“娇声”即娇美的歌声,这里借指往日的歌舞;“传”字写出声音的传播过程,“懊恼”写出了内心的情感,也表明自己因往事而感到懊恼。“似纡长袖转横斜”,用长袖舞动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懊恼与无奈。

尾联两句,写昔日歌舞升平和家国兴衰的对比。“只今漂落知何处”,用“漂落”形容自己如今的境况,“知何处”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彷徨。“独倚危栏听暮笳”,以孤寂的黄昏时分,在高高的栏杆旁,聆听远方传来的笳声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此诗通过写昔日歌舞升平和家国兴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也表现出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