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雀,何不飞去啄食玉山之禾穗,却同空城拾蝼蚁。
蝼蚁虽微,亦自爱其生。可惜城中人,阖室屠官兵。
官兵杀人不杀贼,擂鼓椎牛纵劫勒。
诗句释义
- 空城雀:指的是在城中无人的空屋中的麻雀,象征着孤独和无助。
- 何不飞去啄食玉山之禾穗:空城雀为什么不离开这个空屋,去寻找食物,而是在这里吃着粮食。
- 却同空城拾蝼蚁:虽然这里有人(蝼蚁)存在,但人们并没有关心它们的存在,只是随意地处理它们。
- 蝼蚁虽微,亦自爱其生:蝼蚁虽然微小,但它仍然珍爱自己的生命。
- 可惜城中人,阖室屠官兵:可惜的是,这些城里的人,他们全家都被屠杀,只有他们自己被杀害。
- 官兵杀人不杀贼:官兵在杀人时,并不区分敌人和平民。
- 擂鼓椎牛纵劫勒:官兵们敲鼓击牛,放纵抢劫,没有道德约束。
译文
城中无鸟,何不飞去啄食玉山之禾穗?
却同城中拾蝼蚁。
蝼蚁虽微,亦自爱其生。
可惜城中人,阖室屠官兵。
官兵杀人不杀贼,擂鼓椎牛纵劫勒。
注释
- “城中无鸟,何不飞去啄食玉山之禾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无奈和悲哀。
- “却同城中拾蝼蚁。”:这里的“同”表示一种比较或对照,诗人将城中的居民比喻为蝼蚁,而将那些士兵比作捕食者。
- “蝼蚁虽微,亦自爱其生。”:蝼蚁虽然是微小的生命,但他们也有生存的权利和尊严。
- “可惜城中人,阖室屠官兵。”: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城市中人们的冷漠和无情的批判。
- “官兵杀人不杀贼,擂鼓椎牛纵劫勒。”:这句诗描述了官兵在执行任务时的残忍和不择手段的行为,以及他们对生命的漠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麻雀、蝼蚁、城中人与官兵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城市生活的冷漠和残酷。诗人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扭曲的强烈不满和愤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和平、自由、善良和生命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