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媚节物,老大悲年华。
今昔心匪殊,途穷行者嗟。
大道晚始闻,至今犹若遐。
千金比晷刻,既往岂余加。
夕矣弥惕若,矢言靡有他。
译文
少壮时喜欢节物,年老后感伤年华。
今天和昨天心情无异,路途艰难行者叹息。
在大道上晚了才听闻,至今仍然感觉遥隔。
千金比晷刻,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
夜晚越发警惕如临深渊,誓言不变没有其它杂念。
注释
“少壮媚节物”:年轻时喜爱节令物候变化,即春天万物复苏,秋天收获的景象。
“老大悲年华”:年岁增长而悲叹岁月流逝,感叹青春不再。
“今昔心匪殊”:今天的心境和过去的并无差异,说明作者内心的变化并未因年岁增长而有太大的改变。
“途穷行者嗟”:形容人生道路的艰难与坎坷,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生旅途中遭遇困难和挑战的感慨。
“大道晚始闻”:指真正的大道理或深刻的智慧往往是在晚年才能领悟或发现。
“千金比晷刻”:比喻时间宝贵,如同千金之重不可轻慢,而逝水无情,岁月不留人。
“既往岂余加”:表示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再改变或增添什么。
“夕矣弥惕若”:意味着随着一天的结束,内心的警觉与警戒会逐渐增强。
“矢言靡有他”:表明决心坚定,没有任何动摇或变通的想法。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感悟,表达了诗人从年少到老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诗中通过对比少壮时期和年长时期的不同心境,强调了时间对人心态和行为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困境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自我警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