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萋周道草,风霜枯悴之。
卓卓东园松,向晚呈清姿。
中坚色自厉,纤妍宁久持。
奈何圜中士,独复不见兹。

【注释】

别项:离别。瓯东:指临海,今属浙江温州地区。

萋萋:茂密貌。周道:大路。草:指路边的草木。风霜:指天气寒冷。枯悴:干枯凋谢之意。

卓卓:突出的样子。东园松:指临海之松,此指作者自己。向晚:傍晚。呈清姿:呈现清新的姿态,这里指松树在秋风中摇曳生姿。

中坚:主干,比喻坚强者。色自厉:指松树颜色虽然青翠,但内心坚韧不屈。纤妍宁久持:指柔弱者不能长久保持美好姿态。

奈何:何尝,岂敢说;圜中:即“圜”字,古代用以计算日影的器具。此处借指日月、光阴。士:指有才之士。不见兹:见不到这种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临别临海时写的一首赠别诗。诗人以写松喻人,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殷切期待和美好祝愿。

首联“萋萋周道草,风霜枯悴之”,起笔就写道路两旁的草丛,用“萋萋”一词形容草丛茂盛,绿意盎然。然而,在风霜的侵袭下,那些原本生机勃勃的草儿却逐渐变得干枯凋敝,枯萎不堪。这里,诗人以“萋萋”、“枯悴”为关键词,既写出了景物的变迁,又暗寓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沧桑。

颔联“卓卓东园松,向晚呈清姿”,转而写临海之松,这是诗人所赞赏的对象。这里的“卓卓”二字,既形容了松树挺拔、高耸的姿态,又表现出它傲骨凌霜的精神风貌。而“向晚”二字,则将松树描绘得更加栩栩如生,仿佛它正在夕阳的映照下展现出它的清新姿态。同时,这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在逆境中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采。

颈联“中坚色自厉,纤妍宁久持”,进一步描写了松树的内在品质。这里的“中坚”二字,既指松树的主干,也象征着诗人自己的精神支柱。而“色自厉”则表明松树虽然外表柔弱,但其内心却坚韧不屈,不畏风雨。同时,“纤妍”二字也暗含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希望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保持优雅从容的姿态,不被世俗纷扰所困扰。

尾联“奈何圜中士,独复不见兹”,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和期望。这里的“圜中”二字,既指太阳的运行轨迹(古人认为太阳绕地运行一周为一昼夜),也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人用“奈何”一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无奈和遗憾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珍惜时光,把握机遇,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临海之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待。同时,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