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乘出铜龙,千官扈跸同。
金根下星汉,翠葆丽春空。
幄启张皇邸,庭趋奠泽宫。
礼严忘分贵,道重觉师崇。
三月闻韶后,两楹看梦中。
诗因八佾变,祀岂一牢丰。
法驾桥门转,周庐陛楯通。
垂衣临六馆,委佩引群工。
见圣青衿合,横经黼座东。
嘉宾来孔氏,宪老忆申公。
如堵人瞻仰,犹龙气郁葱。
共嗟儒不贱,且感教之功。
窃纂臣谈业,躬逢帝典隆。
辟雍迟献颂,纪事序王风。
【注释】
三月十三日驾幸太学陪祀孔庙听讲彝伦堂:三月十三日,皇帝驾到太学(古代的学校)陪祀孔庙。
万乘出铜龙,千官扈跸同:皇帝坐的车子是万乘之尊,有铜龙饰车盖和马鞍。
金根下星汉,翠葆丽春空:皇帝坐在装饰华丽的车上,车前垂着绿色的华盖,车后拖着长长的彩带。
幄启张皇邸,庭趋奠泽宫:帷帐打开了,皇帝从大帐中走出,在院子里快步前进,向祭坛献祭。
礼严忘分贵,道重觉师崇:由于礼节严肃,皇帝忘记了自己是万乘之王。
三月闻韶后,两楹看梦中:听到《韶》乐,好像在梦中。
诗因八佾变,祀岂一牢丰:因为《八佾》这首诗的演奏,所以祭祀的时候只用一只羊,不是用牛羊等牺牲的丰盛。
法驾桥门转,周庐陛楯通:皇帝乘坐的法驾驶过桥梁,走过城门口,皇帝的车辇在城楼上经过。
垂衣临六馆,委佩引群工:皇帝穿着宽松的衣服来参观六艺学院,并委托官员引导其他工作人员。
见圣青衿合,横经黼座东:看到圣人穿着青色的衣服,他站在屏风前的座位上。
嘉宾来孔氏,宪老忆申公:孔子的孙子孔安国来了,我想起申公巫臣的故事。
如堵人瞻仰,犹龙气郁葱:像堵墙一样的人仰望着圣人,就像龙的气势郁郁苍苍。
共嗟儒不贱,且感教之功:大家感叹读书人的地位并不高贵,但同时要感谢皇上教育人才的功德。
窃纂臣谈业,躬逢帝典隆:私下编写大臣谈论学业的著作,亲自参与治理国家的大典。
辟雍迟献颂,纪事序王风:在太学里献上颂扬文章,记载国家大事,记述风俗民情。
【赏析】
此诗当作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三月十三日,唐高宗驾幸太学陪祀孔庙,听讲《彝伦堂》。《彝伦堂》是孔子讲学的地方,这里借指太学。作者以“万乘”起首,表示对皇帝的尊敬。“金根”“翠葆”两句写皇帝车驾的华丽和威武。接着描写皇帝在太学的行踪和活动,表现出皇帝对儒学的重视。全诗语言典雅而不失生动活泼,反映了当时儒学的盛行和皇帝对儒学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