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纪调元日,三辰献瑞年。
青阳初应律,宝历启新编。
守岁通阊阖,迎銮上斗躔。
朝仪依玉几,御气接炉烟。
万国嵩呼内,千官兽舞前。
旌旗分曙影,燎火照春妍。
奏节词臣颂,占风太史篇。
衔恩齿已壮,新命愧敷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的《元旦朝会》,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一纪调元日,三辰献瑞年。
- “一纪”表示一年;“调元”指的是调整或整顿天地之间的秩序,使之和谐平衡;“三辰”指北斗星;“献瑞年”意味着这一年有吉祥和好运。
青阳初应律,宝历启新编。
- “青阳”是春季的名字,这里用来代表春天;“应律”是指与音律相合;“宝历”指的是皇帝的年号;“新编”可能指的是新的编年史或历史记录。
守岁通阊阖,迎銮上斗躔。
- “守岁”是指守岁迎新春;“阊阖”是古代宫殿的门,这里指皇宫的大门;“迎銮”是指迎接皇帝的銮驾;“斗躔”是指北斗七星的运行轨迹,这里象征皇帝的统治和指导。
朝仪依玉几,御气接炉烟。
- “朝仪”是指朝廷的礼仪;“玉几”是古代的一种礼器,用玉制成的几案;“御气”可能指的是皇帝的权威或统治力;“炉烟”可能指的是皇家的香烟,象征皇帝的神圣和权威。
万国嵩呼内,千官兽舞前。
- “万国”是指众多的国家;“嵩呼”是一种古老的欢迎仪式,这里指各国人民向皇帝致敬;“千官”是指朝廷中的各级官员;“兽舞”可能指的是舞蹈表演,这里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活力。
旌旗分曙影,燎火照春妍。
- “旌旗”是古代战争中的标志;“分曙影”是指旗帜在晨光中的影子;“燎火”是点燃火焰,这里可能指的是祭祀或其他仪式;“春妍”可能指的是春天的美丽景色,这里象征国家的繁荣和富饶。
奏节词臣颂,占风太史篇。
- “奏节词臣”是指向皇帝进献赞美之辞的大臣;“颂”是一种歌颂的文体,这里指赞美之辞;“占风太史”是指精通天文地理的学者或官员,这里可能是对天气、气候的预测或观察。
衔恩齿已壮,新命愧敷宣。
- “衔恩”是指铭记皇帝的恩情;“齿已壮”可能指的是年龄的增长,但在这里更可能是指地位的提升或责任的增加;“新命”是指新的任命或任务;“愧敷宣”是指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没有完全胜任或完成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