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谷寻源久未逢,空花落尽欲谁从。
凭栏此日看秋水,隔院何人扣暮钟。
衰壮自怜身是幻,将迎不为病方慵。
点睛且袖闲来手,敢道长廊少画龙。
入秋后重游青原,感时伤怀而作此诗。
进入山谷寻找源头,却久不见人踪迹。
花落殆尽无人陪伴。
凭栏远眺看到秋水,
隔着院子有人敲击暮钟。
衰老与年轻都是幻象,
迎接未来却不为病所困,
画龙点睛手边闲暇无事,
不敢说长廊少画龙。
入谷寻源久未逢,空花落尽欲谁从。
凭栏此日看秋水,隔院何人扣暮钟。
衰壮自怜身是幻,将迎不为病方慵。
点睛且袖闲来手,敢道长廊少画龙。
入秋后重游青原,感时伤怀而作此诗。
进入山谷寻找源头,却久不见人踪迹。
花落殆尽无人陪伴。
凭栏远眺看到秋水,
隔着院子有人敲击暮钟。
衰老与年轻都是幻象,
迎接未来却不为病所困,
画龙点睛手边闲暇无事,
不敢说长廊少画龙。
【注释】 ①奉家君命:受家君的委托。遣入侍感述:派遣我入朝侍奉并有感而发。 ②唱第:指应试中选。金銮陛:指皇宫,金銮殿。赤芾衣:指天子的衣服,赤是朱红色,芾为黑色相间,古代礼服。 ③风云:比喻时机和形势。真忝窃:真的惭愧自己窃取。犬马:比喻微贱的人。奈孤微:无奈自己微贱。 ④丹心:赤诚之心,忠心。迥:远。三秋:一年中的第三个秋季,这里指秋天。紫禁:即紫禁城,皇宫的别称。 ⑤经纶
注释: 金阙虚仙望,丹崖识汉功。 - 金阙:指皇宫,也指仙境。虚仙:虚妄的仙人。 - 丹崖:红色的山坡或悬崖。识汉功:认识汉朝的功绩。 鲁连非弃组,安石忽乘风。 - 鲁连:战国时期的侠客,名胜(一说姓谈)。 - 安石:王安石,字子安,号半山。 - 弃组:抛弃自己的功名富贵,表示不慕荣利。 - 忽乘风:忽然乘着大风,比喻奋发有为。 薏苡悲形似,靡芜怨岁穷。 - 薏苡:一种植物,可入药,也可做粮食。
【注释】 ①“燕歌”二句:指易水送别。《乐府诗集》卷七十九《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②“江柳”二句:写诗人怀念远方的亲人和友人。《文选》李善注引《蜀都赋》:“江潭之间,巴姬负船,汉女弹弦。其声清哀,动千行泪。” ③“啼猿”二句:写诗人思念远去的人。传说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者;后因用“细腰”比喻美女。此处借喻思念之人。 ④“莫就”二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要点范围,然后根据要求圈出相关诗句,再结合注释、关键词分析作答。此诗首联“寥阒依清梵,徘徊恋景晖”,写寺院幽静的景象;颔联“可怜溪谷望,不见芰荷衣”;颈联“鲤跃思传素,花残欲趁飞”写鱼儿游动和花儿凋谢的情景;尾联“所惊年岁异,讵止惜芳菲”。 【答案】 ①清梵:佛寺中诵经的声音。②芰(jiè):菱
程舜敷谪居海上问讯 其一迢递瑶台客,凄清铜柱秋。 蜃氛朝彩变,鲛泪夜珠流。 槎影通天远,岚光接地浮。 深怜挂席往,何日度瀛洲。 注释: 1. “迢递”: 形容距离遥远、曲折。 2. “瑶台”: 指仙境或高远之地。 3. “凄清”: 形容凄凉、冷清。 4. “铜柱”: 古代传说中昆仑山的四根柱子,这里可能指代某种象征性的地标。 5. “蜃氛”: 海市蜃楼的烟雾,比喻虚幻的景象。 6. “鲛泪”:
【注释】 高洲:山名。刘述文,字子安,汉高祖时人。《南史》载其曾隐居此山。 赤城:山名。 黄精:植物,根茎可食,有益气补虚、安神等功效。 绕屋种:指在山中建房种树。黄精:一种可食用的植物,根茎可食,有益气补虚、安神等功效。 桃花色:用来形容溪水的颜色。 烟林布谷声:形容山林中的鸟鸣声。 记年从汉魏:意思是我曾在汉魏时期隐居过这里。 混世狎公卿:意思是我在混浊的世事中与公卿们为伍。 刘郎
献策动京华,还山种桂花。 从知卧金马,不及炼丹砂。 五岳卢敖杖,三秋博望槎。 伊人竟何在,岁岁望蒹葭。 注释: 献策动京华:指向朝廷提出建议或策略。 还山种桂花:回到山上种桂花树。 从知卧金马:意为知道如何休息和养生。 不及炼丹砂:意思是不如修炼仙丹。 五岳卢敖杖:五岳指的是中国的五个山脉,卢敖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三秋博望槎:指秋天时在海上的航行。 伊人竟何在:你究竟在哪里? 赏析:
诗句释义 1. 一日千秋别 注释:一天,一年;千秋,岁月长久。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分别的情感,强调时间的漫长和离别的痛苦。 2. 孤云万里心 注释:孤云,孤单的云;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赏析:这里的“孤云”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而“万里”则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 谁怜泉下士 注释:泉下士,指隐逸的贤者;怜,怜悯。 赏析:诗人感叹无人理解自己对高洁志向的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以及手法等,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情感。最后分析诗作的语言特点。 【答案】 译文: 蕙草的香气飘散在天空之中,旌旗飘扬奔赴禁城的宫门。长安的晨曦照耀着朝廷的宫殿,司马夏云迎接着朝廷使臣。青海连天边,胡骑奔驰;金微绝漠,汉军远去。和戎非武略,何时请长缨。 注释: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每一句的大意,最后进行赏析。 题干要求是“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首先读懂全诗,然后理解诗意,最后根据注释翻译诗句即可。 【答案】 ①分影悲连理:夫妻恩爱。分影:夫妻分开,形影不离。②鸣榔听采莲:用打鱼的木槌击打水声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游旧地时有感而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青原的所见所闻,抒发了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故侣三年多不逢,尺书迢递寄无从”,诗人怀念已经三年未见的朋友,但是书信无法寄达,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深林落叶溪边路,明月空山霜后钟”。诗人在深林中漫步,看到落叶铺满了小路,听到了在空山之中传来的钟声。这里的“落叶”和“霜后”都暗示了秋天的气息,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凄凉之感。
罗含有后重家声,住向深山岁几更。 身谢儒冠缘肖子,庭分宾席少难兄。 结庐不计频移径,种树还因识养生。 怪是菊花开独晚,故留尊酒纵闲情。 注解:罗含有后代有重望,他住在深山之中年复一年地度过岁月。 自己辞官归隐是因为儿子肖似的才能。 庭院中分设宾客的席位,很少和难兄难弟共度时光。 在简陋的茅屋旁随意开辟道路,栽种树木以了解养生之道。 奇怪啊,菊花开得这么晚,所以留着美酒尽情地享受悠闲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返回长安时所写。他先到大云寺,然后去甘露寺与友人相会,最后又去了东海县和中园,拜访了当时为官的友人崔明府。 诗句注释: 1. 别江静斋起复如京师: - 别江静斋:指的是杜甫离开江陵的静斋。 - 起复如京师:指诗人因战乱而回到朝廷,重新任职。 2. 大云寺里分题日,甘露山中燕语时: - 大云寺:位于河南洛阳,是唐代著名佛教圣地。 - 甘露山中燕语时
【注释】 ①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②陈、两湖:即南宋诗人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谢(1100年-1169年),字叔流,号叔盖;刘纯甫:名不详,宋代人。 ③萧云皋:名不详,宋代人。曾龙阳:名不详,宋代人。谢维世:名不详,宋代人。 ④刘纯甫:名不详,宋代人。待月垂虹岩: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是一处著名的赏月胜地。 ⑤共坐深岩掩薜萝,向人独奈月明何
康盘峰陆北川两方伯沈陆川冯养白两宪使见枉敝庐予自莲洞追趋不及谢以是诗 久共长沮学耦耕,人间何事得虚名。 家徒四壁劳车马,身在千岩阻送迎。 星聚几逢联佩客,云飞难寄报瑶情。 所欣问俗能忘势,不讶山居礼数生。 注释: 康盘峰、陆北川:两位地方长官。 两方伯:指两位方伯。 沈陆川:即沈方叔,字子开,号陆川。 冯养白:指冯元振,字养之,号养白。 宪使:指监察御史。 莲洞:作者的住所。 长沮、桀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内弟曾龙阳五十 译文:我家内弟(我的妻子的弟弟)曾龙阳现在五十岁了。 注释:内弟,妻子的弟弟。曾龙阳,可能是作者妻子的弟弟的名字,这里指的是他。 2. 趋庭上国忆青春,回首俱为半百人。 译文:我在家乡时回忆起我们年轻时的时光,回头一看都是半百的人了。 注释:趋庭,指回到自己的家中。上国,指家乡。忆青春,回忆年轻时的时光。回首,回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