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早纳尚书履,道直频删儒者书。
木榻岁深曾几卧,草庭春在不教除。
六经得友千年外,四海忧民一饭馀。
空使圣人劳侧席,肯同尚父载安车。
诗句原文
功成早纳尚书履,道直频删儒者书。
译文及注释
功成早纳尚书履,道直频删儒者书。
功成名就后,早将尚书之职纳入怀中;
道德正直之人,频频删除儒家经典。
诗句赏析
罗洪先在此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于个人德行的自许以及对儒者的尊重与理解。他通过“功成”和“道直”两个词,展示了自己既已取得功名,同时亦保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这种对个人品德的双重要求,体现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在“频删儒者书”一语中,罗洪先不仅展现了对儒学经典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知识传承的重视,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应被埋没,而应广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功成:此处指完成自己的事业或学业成就,表明作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尚书履:即官服,象征着高官厚禄,是古代官员的正式服饰。
- 道直:意指道德纯正,行为端正。
- 儒者书:指儒家的经典著作。
- 长想:长时间的思念,这里指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
- 不才:自谦之词,意为才能不足。
- 报恩:表达感激之情。
- 深:深厚,深刻。
赏析
此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认识。罗洪先以自身的成功为背景,提出了对传统儒者角色的再认识。他认为,一个真正有德之士不仅要追求个人的功名成就,更重要的是要保持道德上的纯洁与正直。此外,他还强调了知识与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儒者的经典不应被忽视,而应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尊重。这首诗也反映了明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