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风日正清明,忽听春山伐木声。
岁月二毛空自数,云霄一羽竟谁成。
虞廷典乐官仍重,汉室临雍礼更荣。
为羡酬恩将道术,江湖蓑笠且逃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等的把握。此题要求学生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情感,理解诗歌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同时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本诗开头两句写清明时节,金陵风日,山中伐木声;第三句写岁月催人白了头发,空自感叹自己年纪大了;第四句用典,虞舜在位之时,曾以韶乐感通四方;汉武帝时,曾在雍州设立太学,礼乐教化达到鼎盛;“为羡”二语点明诗人羡慕他们能报答君王的恩德,而自己却只想着归隐江湖,不再为名利奔波。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答案】

译文:

清明时节,金陵风日正好,突然听到从山上传来的春山伐木声。

岁月无情,人的头发都变白了,空自感叹自己的年岁大了。

虞舜在位之时,曾以韶乐感通四方;汉武帝时,曾在雍州设立太学,礼乐教化达到鼎盛。

我羡慕他们能报答君王的恩德,而自己却在想归隐江湖,不再为名利奔波。

赏析:

首联先写清明时节,金陵风日正好,突然听到从山上传来的春山伐木声。这是诗人在清明佳节来到狮子山赏景,偶听山中伐木声。“正”字写出了天气晴好,正是清明时节,也是诗人心情舒畅的时刻。

颔联写时光易逝,人已老去,空自感叹自己的年岁大了。诗人用典,借虞舜与汉武之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富贵的淡泊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青春年华流逝的感慨。“岁月二毛”即形容人已两鬓斑白,这里指自己年事已高,白发渐生。“空自”即徒然,白白地,这里指感叹时间过得太快。

颈联写虞舜在位时,曾以韶乐感通四方;汉武帝时,曾在雍州设立太学,礼乐教化达到鼎盛。“为羡”二字点明诗人羡慕他们能报答君王的恩德,而自己却只想着归隐江湖,不再为名利奔波。

尾联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两位前贤的不同,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