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独院野塘横,览卷空含万古情。
渔父早知从玩世,丈人何事苦逃名。
雁来彭蠡时将晚,菊近柴桑色更明。
宠辱向来那可得,祇馀秋水似心平。

秋日玉虚山斋

深秋独院野塘横,览卷空含万古情。

渔父早知从玩世,丈人何事苦逃名。

雁来彭蠡时将晚,菊近柴桑色更明。

宠辱向来那可得,祇馀秋水似心平。

注释:

秋日玉虚山斋:秋天的一天,诗人在玉虚山下的山斋(书房)里。

深秋独院野塘横:深秋时节,诗人独自居住在院落之中,眼前是一片宁静的池塘。

览卷空含万古情:诗人拿起一本书,却感到书中蕴含着无尽的历史情感。

渔父早知从玩世,丈人何事苦逃名:渔父懂得顺应世事变迁,不必追求名利;而老丈人为什么如此执着地逃避名声呢?

雁来彭蠡时将晚,菊近柴桑色更明:大雁飞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晚了,而菊花靠近柴桑的时候,颜色更加明亮。

宠辱向来那可得,祇馀秋水似心平:自古以来,人们的名誉和地位都是难以得到的,就像这秋水一样平静。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时节作者隐居生活、内心感受的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第一句“深秋独院野塘横”,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独自居住的环境,野塘横卧在院中,显得格外宁静。这里的“深秋”和“独院”都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览卷空含万古情”,诗人拿起一本书,却感到书中蕴含着无尽的历史情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也反映了他对名利看淡的态度。

第三句“渔父早知从玩世”,诗人用渔父的形象来比喻那些懂得顺应世事变迁的人。这里强调了渔父的智慧和洞察力,同时也反衬了诗人自己的无奈和困惑。

第四句“丈人何事苦逃名”,诗人用老丈人的身份来表达自己对名利的执着和困扰。这里暗示了老丈人过于追求名利,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第五句“雁来彭蠡时将晚,菊近柴桑色更明”,诗人以大雁飞来、菊花盛开的景象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这里既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第六句“宠辱向来那可得,祇馀秋水似心平”,诗人总结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感悟。他认为,名利和宠辱从来都是难以得到的,而只有像秋水一样平静的心态才能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同时,也传达了对名利看淡、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