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从朋好,同舟遣子随。
达观疑有慕,禄养似非期。
事简贫常足,情深惠屡推。
亲心知所畏,垂老不忘思。

葛山王思畏七十

去年从朋好,同舟遣子随。

达观疑有慕,禄养似非期。

事简贫常足,情深惠屡推。

亲心知所畏,垂老不忘思。

译文:
去年和朋友们一起出游,我的儿子也被一同带去。
对世事看得很开,好像有点羡慕别人。
生活简朴却很满足,似乎并不需要太多的财富。
做事简单但常常感到快乐,施舍给穷人的次数很多。
内心知道亲人的忧虑和恐惧,年岁渐大仍念念不忘。

注释:

  • 葛山王思畏七十:指葛山人王思畏七十七岁高龄。
  • 去年:指前一年。
  • 同舟遣子随:与朋友们一起出外游玩,带着儿子同行。
  • 达观疑有慕:对世事看得开,好像有点羡慕别人的生活。
  • 禄养似非期:生活简朴却很满足,似乎并不需要太多的财富。
  • 事简贫常足:做事简单却常常感到快乐,施舍给穷人的次数很多。
  • 情深惠屡推:内心知道亲人的忧虑和恐惧,年岁渐大仍念念不忘。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老年时期对于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人以“葛山王思畏七十”开篇,直接点明自己的身份和年龄。接着,“去年从朋好,同舟遣子随。”描述了与朋友出游的情景,以及带上儿子一同前往的心情。这种描写既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也展示了诗人对家庭的责任感。

“达观疑有慕,禄养似非期。”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世态的一种超然态度。虽然外界可能对他有所期待或羡慕,但他却能够保持一种达观的心态,不为外界所动,这种心态使他的生活显得更为充实和满足。同时,他对于财富的态度也显得淡然,似乎并不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

“事简贫常足,情深惠屡推。”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在他看来,生活中的简单和简朴才是最重要的。即使生活条件简陋,也能够感受到快乐的滋味。而他对穷人的慷慨施舍,更是体现出了他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这种深情厚意让他在晚年仍然保持着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最后一句“亲心知所畏,垂老不忘思。”则表明了诗人在晚年仍然保持着对亲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尽管他已经年老体弱,但对于家人的关心却始终如一。这既是他对家人的爱护,也是他对生命的一种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于生活、家庭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品质和人生哲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