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能几许,已复迫衰期。
气锐终防道,心醒每过时。
积疑忘后悟,微病静中知。
一见真吾在,形骸岂足私。

【注释】

老至:老年到来。老:年老,指人生。至:达到。几许:多时。迫:逼近、接近。衰期:衰老的时期。

气锐终防道:气志刚强而意志不屈。道:道德。

心醒每过时:心境清明而明辨是非。醒:清明。时:时节。

积疑忘后悟:《庄子·外物》:“且有真人者,知世之事,不知世之农。”《列子·黄帝》:“吾闻之:圣人不及古,愚人不及今。是故学也,古之所以袭也,今之所以革也。” 意谓:积累多年的疑惑,在后来才恍然大悟。

微病静中知:微感疾病时,在寂静中自知病情。微:轻微,微小。病:疾病。

真吾在:真正属于我的在。

形骸岂足私:形体和肉体哪里值得自己独享呢?形骸:形体。足:足以。私:独占。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首联“少年能几许,已复迫衰期”二句,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易逝的感叹。“少年”指年轻时;“衰期”指衰老之时,“几许”指多少。这两句说,人年轻的时候能有多少时间呀!现在又已经临近衰老的时期了。

颔联“气锐终防道,心醒每过时”二句,抒发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反思。“气锐终防道”,意思是说,虽然气节刚毅但终究要遵循道德规范;“心醒每过时”,意思是说,虽然心地清白但终究要经受岁月的磨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坚守道德底线,保持清醒头脑。

颈联“积疑忘后悟,微病静中知”二句,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经验的领悟。“积疑忘后悟”意味着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思考,最终达到了豁然开朗的境界;“微病静中知”则是指在身体虚弱时也能洞察事物的真相。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经验的独特见解,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最终能够超越自我,达到人生的巅峰境界。

尾联“一见真吾在,形骸岂足私”二句,抒发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认同。“一见真吾在”,意思是通过实践和体验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形骸岂足私”则是指只有真正的自我才是最宝贵的,不应该被物质所束缚。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体验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而不应该被外在的物质所迷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