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物等铢尘,方知贵在身。
一抔谁不共,四海此常亲。
地似依防墓,乡犹近楚邻。
筑场来已晚,愿作扫除人。
注释:
谒濂溪先生祠墓 其二
外物等铢尘,方知贵在身。
一抔谁不共,四海此常亲。
地似依防墓,乡犹近楚邻。
筑场来已晚,愿作扫除人。
译文:
我在外物面前感到渺小如同尘土一般,这使我更加明白自己的价值在于自身。
无论谁死后都葬在一起,我们都是四海一家的亲人。
就像我的土地像保护家园一样,我的家乡依然和楚国相邻。
我已年老力衰,无法再为这个村庄做任何事情,希望有人能代替我去清理这些垃圾。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对故人深厚的感情。诗人在外漂泊多年,终于回到了故乡,却发现故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诗。
“外物等铢尘,方知贵在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我看到那些外在的事物时,我才意识到真正的贵重之处在于自己本身。这里的“外物”指的是物质财富,而“铢尘”则是比喻物质的微薄。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物质财富的看法,他认为只有自身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一抔谁不共,四海此常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谁死后都葬在一起,我们都是四海一家的亲人。这里,“一抔”是比喻,意味着所有的人们死后都会归化为尘土。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生命的无常和人们的生死观念的思考。
“地似依防墓,乡犹近楚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就像我的土地像保护家园一样,我的家乡依然和楚国相邻。这里,“地似依防墓”是指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庄稼,而“乡犹近楚邻”则是指家乡仍然和楚国相邻,有亲切感。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故乡的眷恋和热爱。
“筑场来已晚,愿作扫除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已年老力衰,无法再为这个村庄做任何事情,希望有人能代替我去清理这些垃圾。这里,“筑场”是比喻,意味着建设家园,而“扫除人”则是比喻清除垃圾的人。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自己无法继续承担责任的无奈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