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多名山,可望不可即。
兵尘浩无际,焉敢妄行役。
如何浮屠师,周览思振锡。
而道不在远,去去欲谁觅。
名相既虚假,空焉访遗迹。
真源浩无穷,寻流安有极。
古来超世人,观妙向空壁。
欲了第一机,终当绝闻得。
幻尽始知幻,待彼众缘息。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送澄上人南还》 。诗的译文如下:

东南有许多名山,但只能远远望见而不能接近。战火纷飞烟尘浩渺,哪敢贸然前去?如何能像浮屠师一样,四处周游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呢?然而道并不远,只是需要我们去追寻罢了,又能寻觅到什么呢?名相们既虚妄又虚伪,哪里还能探寻他们的遗迹呢?真理的源头浩渺无穷无尽,寻找它的尽头又有谁能到达呢?自古以来超脱尘世的人,都是在观察大自然的奥妙和空无中寻求精神的寄托的。要想理解第一义的道理,最终必须断绝一切闻知的欲望,才能领悟其中真谛。当幻灭之时才会知道一切都是虚幻的,等待那些纷纷扰扰的因缘消逝之后,才能得到真正的清净和解脱。

赏析:

《送澄上人南还》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绝,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出家人的关切与祝福。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邃,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首联“东南多名山,可望不可即”,写出了朋友所在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暗示了朋友所处的环境可能充满了危险和挑战。颔联“兵尘浩无际,焉敢妄行役”则进一步点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使得朋友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更加艰难重重。颈联“如何浮屠师,周览思振锡”则揭示了朋友所追求的精神境界——通过修行来摆脱世俗的束缚,寻求心灵的自由。然而,这种境界并非人人可以达到,因此尾联发出了“名相既虚假,空焉访遗迹”的感叹。尾联“真源浩无穷,寻流安有极”则进一步强调了真理的无限性和探索的道路永无止境。最后两句“古来超世人,观妙向空壁;欲了第一机,终当绝闻得”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够不断超越自我,达到心灵上的极致境界,最终实现精神上的彻底解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