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争外鹜,弥巧弥丧真。
孰知深山中,乃有葛天民。
含淳而抱朴,沈晦以自珍。
奉身一裘葛,养母兼鼎茵。
连枝无异爨,比屋有分囷。
百金能一掷,趋义勇过人。
高亭既还旧,小轩亦开新。
山凝太古色,水泛桃花春。
红尘何由到,鸥鸟长相亲。
春秋乡饮酒,雍容见嘉宾。

【注释】

末世:指衰败的时代,也指乱世。

争:争夺、竞相追逐。外鹜:指追逐名利等世俗之事。弥:更加。巧:巧妙、机灵。丧真:失去真情实感。孰:谁。深山:幽深的山中。葛天民:即葛天氏,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首领。含淳而抱朴:指保持淳朴无华的品质。含淳:质朴淳厚。抱朴:保持朴实。沈晦:沉没不显。自珍:自我珍惜。奉身:侍奉身体。一裘葛:用一件粗葛布做的外衣。养母:抚养母亲。比屋:每家,每一家。分囷:分好的谷物。百金能一掷:一百金币可以随意投掷出去。趋义:追求正义。勇过人:勇敢超过一般人。高亭:高的亭台,指高大的房屋。连枝:同姓为亲兄弟。爨(cuan):炊事,做饭。比屋:每一家的邻居。有分囷:每家人都有储存谷物的地方。红尘:繁华的尘世。鸥鸟:鸥鸟是水边的鸟类,这里借指隐逸者。春秋乡饮酒:春秋时在乡里举行的饮宴活动,这里借指乡里聚会。雍容:庄重从容的样子。见嘉宾:见到贵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隐居山林的士人的颂扬和祝福,表达了作者对他高尚品德的钦佩之情。全诗通过描绘这位士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展现了他的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

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述了这位士人的生活环境和他的生活方式。他身处乱世之中,却能够保持一颗纯真的心,不与世俗之物争逐。他过着简朴的生活,用一件粗葛布做的外衣来侍奉自己的身体,用一份谷物来养活自己的母亲,与邻里和睦相处。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士人的敬仰之情。他认为这位士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勇敢的精神,不仅追求正义,而且超越一般人。他的高超技艺和卓越品格使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的人,喜欢与鸥鸟为伴。他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都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这位隐居士人的描述,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和个人品格的追求。它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保持一颗纯真之心,远离世俗之欲,追求自然和内心的和谐统一。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人品德的赞美,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期许,希望人们能够像这位士人一样,拥有高尚的人格和淡泊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