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云起望来迷,下界闻歌客到齐。
高会我叨陪末席,捷登谁肯犯旁蹊。
谈依日用诸乘小,气逼星躔万象低。
吟罢不妨归路晚,绿杨无数鸟争啼。

【注释】

凭虚阁宴饮:在阁楼里宴饮。凭虚阁:楼台名,在吴江县(今江苏吴江)西南。云起望来迷:云雾缭绕,远望时使人感到迷离。下界闻歌客到齐:听到歌声就知道客人来了。下界:人间。星躔:星宿、星群。

高会:盛大的宴会。我叨陪末席:我有幸参加这次宴会。捷登:迅速登上。谁肯犯旁蹊:谁会触犯旁边的道路上。捷登:指迅速登堂入室,比喻仕途得意。

谈依日用诸乘小:谈话中涉及到日常应用的各种学问。日用:日常应用。乘:通“伸”,“施”,施展之意。气逼星躔万象低:气氛压迫得使天上星斗都显得低了。气逼:气势压人。星躔:星群。

吟罢不妨归路晚:吟诗作赋后,不妨回去的时候天色还早。吟罢:吟完诗后。吟:指诗歌创作。归路:回家的路。

绿杨无数鸟争啼:杨柳丛中无数的鸟儿争着鸣叫。争啼:争相鸣叫。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与吴宁庵周大理同游吴江凭虚阁时即景抒情之作。全诗从宴会的气氛写起,然后写到自己参加宴会的情景,最后以鸟鸣结束,层次清晰,语言流畅。

首联描绘宴席上的景象:“上方云起望来迷,下界闻歌客到齐。”云彩飘忽,仿佛天宫之上的仙境,而下方传来的歌声又让人心醉神迷。这两句诗描绘了宴会上云起和歌声的美妙景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颔联抒发了自己的感慨:“高会我叨陪末席,捷登谁肯犯旁蹊。”诗人自谦地说自己只能陪坐于末席,而那些能迅速登上高位的人则不屑与他为伍。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无奈和感慨。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盛况:“谈依日用诸乘小,气逼星躔万象低。”宴会中人们谈论的都是日常应用的学问,而这些知识却使得周围的星辰都显得低垂下来。这两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宴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关注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尾联则是作者对归途的思考:“吟罢不妨归路晚,绿杨无数鸟争啼。”诗人吟诗作赋后,发现已经有些晚了,于是不禁感叹道:绿树丛中无数的鸟儿争相鸣叫,似乎在为他的离去而哀伤。这两句话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归途的依依不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