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林中正雨肥,谁家醉社板桥西。
风烟只著垂杨柳,莫遣梨花湿燕泥。
注释:社日雨,即社前雨。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而社中祭祀用的酒食则用柳木制作的托盘盛放,故称社日为桑柘林中正雨肥。谁家醉社板桥西,指谁家的人正在桥边饮酒作乐,沉醉不已。风烟只著垂杨柳,风和烟雾都萦绕着杨柳,杨柳在风中摇曳。莫遣梨花湿燕泥,不要让沾满梨花的燕子的巢窝被雨水淋湿。
赏析:此诗写春游时所见之景与所感之情。诗以“社日雨”起首,点明时令,又以“桑柘林中正雨肥”总括全篇,写春社时桑柘林中的景色。桑柘林本是祭祀社神的场所,所以诗人首先就描绘出一幅春社时的图景:在桑柘林里,正是春雨时节,树叶茂盛,枝头丰满,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句诗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又引出下文的议论。“谁家醉社板桥西”,诗人看到有人醉醺醺地从桥那边走过来,便知道又是春社的日子,便对这种风俗习惯产生了兴趣,于是继续描写这一情景。“风烟只著垂杨柳”,这是写风吹动树木枝叶,杨柳依依的情景。这句诗既写出了杨柳的特征,又烘托出人们春游的欢乐情绪。接着写“莫遣梨花湿燕泥”,这是说不要使沾满梨花的燕子的巢窝被雨水淋湿,表现出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感情。此诗通过描写春社时的景物、人物活动以及人们的情态,反映了人们热爱生活、享受自然的美好情趣,同时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农民生活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