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喜馆西清,今嗟乏东易。
钟陵杨君文献家,奕世诗书贯胸臆。
宫亭湖口春涨号,水北溪头晚峰碧。
日卧柴扃人迹稀,秋声坐绕寒蛩夕。
忆昨论交倏有年,下榻宾帷绝尘役。
苍蝇白璧宁足嗤,天藻云葩烂珠璧。
贰室馆甥儒雅流,从君立雪春云陬。
五经六艺富探讨,风雅百氏追源悠。
咏雩经史益钻仰,迎刃窥光如解牛。
圣哲遗言犹菽粟,味澹涵和厌粱肉。
风辰细语玉树前,月夜高歌翠微麓。
一别更秋日爽期,切思丽泽盈膏馥。
悒怏离情渺去鸿,蹇予薄世羁荣辱。
玩几知患故预图,岂意迂疏堕虞蹙。
鸩媒曷足达衷诚,豺虺扬嗔肆夷腹。
妖氛翳空晦曙明,簧鼓潜期务藩触。
东归卧疾松桂丛,脱屣浮尘课樵牧。
怅怀屈贾亦何悲,用舍随时恒自足。
云溪子,儒之徒,藏器乃肥遁,含章谢驰驱。

【注释】

①馆西清: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

②乏东易: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

③钟陵:今江西南昌市,杨君文献家即指杨子云(杨万里字子云)家族。

④奕世:代代。 诗书贯胸臆:指世代相传的诗书。

⑤宫亭湖:今南昌市南郊的一个湖泊。口:水边。 春涨号:形容湖水上涨的样子。

⑥柴扃:用柴草编成的门闩。人迹稀:人很少。

⑦秋声:秋天的声音。坐绕寒蛩夕:坐在蟋蟀叫声中。

⑧忆昨论交:指和杨子云的交往。倏:忽然。有年:多年。下榻宾帷:住在宾客的帐篷里。绝尘役:超然尘世之外,不问世事。苍蝇白壁:比喻卑下的人不能与高贵者比。宁足嗤:难道可以轻视吗?天藻云葩:比喻杨子云的文章如同天上的云朵花果一样美丽。烂珠璧:比喻文章如美玉般珍贵。

⑨贰室馆甥:指杨子云的弟弟杨次立。馆甥:接待客人。儒雅流:有学问的人。从君立雪:跟随主人学习。春云陬:春天的山脚下。

⑩五经六艺:五种儒家经典和六种古代学术。 风雅百氏:各种古代文化、学说。 风雅:指《诗经》等古代的诗歌。 百氏:百家之说。 追源悠:源远流长。

⑪咏雩:在山泽上祭祀时歌唱,后用来泛指吟咏。益钻仰:更加崇敬仰慕。迎刃窥光如解牛:比喻对事物理解非常透彻。

⑫圣哲遗言:圣人和贤者的教诲。犹菽粟:就像粮食一样重要。味澹涵和:味道清淡而内涵丰富,比喻文辞含蓄深刻。厌粱肉:讨厌奢侈的食物。

⑬风辰细语:指风声微细地诉说。玉树前:在树木前面。月夜高歌翠微麓:指月光下的夜晚,唱着优美的歌曲。

⑭一别更秋日爽期:离别后又到了一个秋天,时间过得很快。切思丽泽盈膏馥:思念着美好的恩情像香膏一样充满心房。丽泽:美好的恩惠。盈膏馥:充满香膏。

⑮悒怏离情渺去鸿:忧郁惆怅地离开朋友就像飞鸟一样。离情:别离之情。渺去鸿:像飞鸟一样消失。

⑯蹇予薄世羁荣辱:我遭遇困难,生活贫困,受尽了荣华富贵的屈辱。蹇:困顿;薄:轻视。荣辱:指荣耀和耻辱。

⑰玩几知患故预图:玩弄着几案知道祸难即将来临而预先做好准备。玩几:指玩弄着几案。故预图:事先谋划好对策。

⑱岂意迂疏堕虞蹙:没有想到自己迂阔疏懒,却陷入了困境。虞蹙:忧虑困窘。

⑲鸩媒曷足达衷诚:用毒酒来引诱,怎么能表达出诚挚的情感呢? 豺虺扬嗔肆夷腹:像豺狼一样张开嘴巴,肆意地发泄怒气。

⑳妖氛翳空晦曙明:妖气弥漫天空,遮蔽光明,使曙光暗淡不明。 簧鼓潜期务藩触:用鼓乐来试探边疆的动静,暗中观察边境的情况。藩触:边境。

㉑东归卧疾松桂丛:回到东部故乡休养疾病,生活在松树林里。脱屣浮尘课樵牧:脱下鞋子,放下世俗的事情,从事樵夫和牧人的活动。课:从事;樵牧:砍柴和放牧。

㉒怅怀屈贾亦何悲:感慨怀古,感叹屈子贾生(屈原)的遭遇,感到悲伤。用舍随时恒自足:根据时机的变化来决定自己的取舍,总是觉得足够。

【赏析】

本首诗是诗人写给杨子云的,表达了他对杨子云的赞赏和思念之情。全诗以“怀友行寄水北杨云溪”为题,共分四节,每节四句,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

第一节:“昔喜馆西清,今嗟乏东易。” 诗人回忆过去喜欢在馆西清的地方游览,而现在却感叹自己没有能力做到像柳宗元那样在东易居住。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表达了他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感慨。

第二节:“钟陵杨君文献家,奕世诗书贯胸臆。” 诗人赞美了杨子云家族世代相传的诗书知识,认为他们能够将诗书中的知识和道理融入到生活中去,成为一位优秀的知识分子。这两句诗赞美了杨子云家族的学识和修养,也为下文进一步展开对杨子云的赞誉打下了基础。

第三节:“宫亭湖口春涨号,水北溪头晚峰碧。” 诗人描绘了湖口春汛时节的景象,水涨得高高的,湖边的山头被晚霞映照得一片碧绿。通过这两个景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欣赏之情,同时也为下文对杨子云的赞美铺垫了背景。

第四节:“日卧柴扃人迹稀,秋声坐绕寒蛩夕。” 诗人描写了自己在柴门旁静静地坐着,周围没有人烟的情景。在这样的环境中,秋风声和蟋蟀鸣叫的声音相互交织,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孤独。最后一句“坐绕寒蛩夕”,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独自沉思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杨子云的思念之情。

第五节:“忆昨论交倏有年,下榻宾帷绝尘役。” 诗人回忆起过去与杨子云讨论学问的场景,那时两人在一起度过了许多年的时光,彼此间的关系亲密无间。然而现在,自己已经远离了杨子云,无法再与他一起讨论学问了。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杨子云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第六节:“苍蝇白璧宁足嗤,天藻云葩烂珠璧。” 诗人用苍蝇和白璧作比喻,指出那些卑微的人和事是无法与杨子云相提并论的。同时,他也用天藻云葩来比喻杨子云的文章,认为这些文章如同珍珠宝玉般珍贵。这两句诗赞美了杨子云的文章及其价值,也体现了诗人对其才华的认可和尊重。

第七节:“贰室馆甥儒雅流,从君立雪春云陬。” 诗人赞扬杨子云的弟弟杨次立是一位有学问的人,能够继承父亲的志向,并跟随父亲学习成为一位有才能的人。同时,他也提到了春天山脚下的景象,暗示了杨子云与自己的关系密切,就如同春天的山脚下一样亲近。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杨次立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与杨子云关系的珍视。

第八节:“五经六艺富探讨,风雅百氏追源悠。” 诗人回顾了自己在学习和研究中积累的知识,强调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他也提到了风雅百氏,即各种各样的学说和文化传统,表达了自己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之意。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自身的学识和成就,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第九节:“咏雩经史益钻仰,迎刃窥光如解牛。” 诗人表示自己经常在咏雩寺前吟咏《诗经》等经典之作,从中汲取灵感和力量。《经史》即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真理。而迎刃窥光则比喻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迅速领悟其中的精髓,就像庖丁解牛一样熟练而精准。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勤奋好学的品质,也表达了他对经典文化的敬仰之情。

第十节:“圣哲遗言犹菽粟,味淡涵和厌粱肉。” 诗人引用了圣人和贤者们留下的教诲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些教诲如同食物中的豆类和谷物一样平凡却不可或缺。他进一步强调自己虽然过着朴素的生活,但却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不再沉溺于奢华的物质享受中。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坚守,也体现了他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崇尚。

第十一节:“风辰细语玉树前,月夜高歌翠微麓。”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林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美丽的风景时的感受。他想象自己在玉树之前静静倾听风声,在月光照耀下的翠微山上高声歌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第十二节:“一别更秋日爽期,切思丽泽盈膏馥。” 诗人回忆起与杨子云分别后的日子,感到时光过得特别快,仿佛已经过了好几个春秋了。他心中充满了对杨子云的思念之情,想到他的恩情就像珍贵的油脂一样充满了我的心扉。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杨子云的深情厚谊,也抒发了他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自责。

第十三节:“悒怏离情渺去鸿,蹇予薄世羁荣辱。” 诗人感叹自己的离别之情像大雁一样渐行渐远,无法挽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